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一卷。宋蔡渊撰。渊有《周易经传训解》已著录。董真卿谓渊诸书并成于开禧乙丑(1205年)。朱彝尊《经义考》仅列其书名,注曰“俱佚”,不确。此书载《永乐大典》中,首末完具。《永乐大典》旧本深藏秘府,朱氏未能见耳。此书阐发义理,多本其师朱子说。然又兼言象数,则是传其父西山之学。至其兼用互体,则又取诺古义。互体之法,见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侯筮,遇《观》之《否》,曰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杜预注: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也。是《周官·太卜》旧有此法。此书虽以“易象”为名,则考其实,“所言皆即象以穷理,与所著《经传训解》之专言义理者迥别。”(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四库提要》于其前书《经传训解》只述体例、版本,而于内容得失竟不赞一辞,盖其书多宗朱子之“义理”故也。而于此书却甚多之,赞曰:“渊于师说,可谓通其变而酌其平矣。”又曰:“蔡氏之学不徒以术数见,而朱子之徒,亦未尝全弃古义焉。”究其因,盖“与朱子之说颇异”,门户之见可谓深矣。此书书名,乃取《大传》“书不尽言,言不尽间”之文而名。此书版本甚多,除《四库全书》著录外,尚有《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经部》收录。武英殿聚珍版书(武英殿木活字本,浙江重刊本、江西书局本、福建本、广雅书局本)。吴省兰又刻入《艺海珠尘》(甲集)中。又有《榕园丛书》(甲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历朝崇经记

    一卷。清赵继序(详见《周易图书质疑》)撰。本书卷首有自序,历记从汉至明崇经的递变,由于崇经相同,而所见各异,大约可分为三期:一期为汉,六朝附之;二期为唐、宋;三期为元、明。大抵唐宋以前,还遵从汉代旧说

  • 读俞氏经说随笔

    十卷。清谢庭兰撰。谢庭兰事迹见《经说丛抄》。是书首有自序,曰:经学在今日,读之不如不读,不读不如没有。这是气愤之语。《俞氏经说》,系总俞樾所著的关于诸经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如《茶香室经说》、《群经义》、

  • 经传考证

    八卷。清朱彬(1753-1834)撰。朱彬字武曹,号郁甫(一作郙甫),江苏宝应(今宝应县)人,经学家。乾隆乙卯举人,与刘台拱是中表兄弟,并且齐名。长成后与刘台拱、王念孙、汪中等互相切磋,同为训诂、文字

  • 郑氏婚礼

    一卷。汉郑众(详见《周官解诂》)撰,清马国翰辑。汉平帝下诏命令刘歆等杂定婚礼,四辅公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属,都按照礼来娶迎,立轺併马。(见《通典》五十八。)可见,汉人时曾经杂定婚礼,是书有百官六礼辞,可能

  • 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

    四十卷。宋魏仲举编。魏仲举,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书前题庆元六年(1200)刻于家塾。首列评论、诂训、音释、诸儒名氏一篇,自唐燕山刘氏至颍人王氏,共一百四十八家。又附以新添集注五十家

  • 诗纬搜遗

    不分卷。廖平撰。廖平事迹见前条。《诗纬搜遗》乃廖氏诗说之一。廖氏治经,师从今文家说,于诗则主张“齐诗”。其学多变,自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之后,为学多囿于“天人之说”,因此而治《诗纬》。《诗纬搜

  • 悔少集

    三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别署南湖花隐、西溪渔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次年试进士不第。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以答卷

  • 武城县续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厉秀芳纂修,张大樽纂。厉秀芳,江苏仪徵人,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任武城县知县。张大樽,武城县儒学训导。厉秀芳任县令后,以邑志自乾隆县令骆大俊重修后,又将近百年未有踵其事者,遂于

  • 周礼汉读考

    六卷。清段玉裁(1735-1815)撰。玉裁字若膺,又字乔林、淳甫,号茂堂,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清代著名的文字、音韵、训诂学家、经学家,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师从戴震。乾隆二

  • 阳明文钞

    二十卷。明王守仁(1472-1528)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弘治进士,累擢右佥都御史,后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全书》、《阳明乡约法》、《保甲法》(已著录)。是编系清康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