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明退朝录

春明退朝录

三卷。北宋宋敏求(1019-1079)撰。宋敏求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宝元二年(1039)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任馆阁校勘、史馆修撰官、龙图阁直学士等。熙宁元年(1068)以知制诰贬知绛州,后召还为谏议大夫。王安石恶吕公著,出知颍州。宋敏求草制忤安石,自请解职,未被批准。后来,李定自秀州判官提拔为御史,宋敏求封还词头,反对王安石擢用李定,遂于熙宁三年(1070)以本官右谏议大夫奉朝请,宋敏求每退朝,观唐宋名人撰著,补记其所闻所见,纂辑成书,因其寓居春明里,故取书名为《春明退朝录》。所记多为唐宋典章制度,兼及杂说琐事,其中所考京官朝参、谥号、公文等制,颇为详尽,足资参阅。今传本颇多,《百川学海》、《学津讨原》、《学海类编》、《榕园丛书》、《畿辅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宛委山堂《说部》等丛书为三卷,《历代小史》、《唐宋丛书》、《景印元明善本丛书》等为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节选本不分卷。1980年,诚刚重新点校,中华书局将其与《东斋记事》合为一书,作为《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一种,重新铅印出版,是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周易参同契释疑

    见《周易参同契发挥》附。

  • 榕堂续录

    四卷。清代蒋超伯(生卒年不详)撰。因成书时作者堂后有巨大榕树,所以命名为《榕堂续录》。此书属于札记类,主要是摘录经史诸家之书的有关内容,中间夹有作者的考证,如“山亭乡侯事为蒋家故实”等考证。全书议论平

  • 读经校语

    二卷。清孙经世(详见《惕斋经说》)撰。本书卷一为《周礼》,共九十八条,卷二为《春秋》、《左传》,共一百六十一条。大体上是对或字、借字、俗字、讹字、古今字、引伸字、小篆新造字乃至衍字、漏字,一一加以分别

  • 医宗己任编

    见《己任编》。

  • 箴膏肓

    一卷。汉郑玄(详见《乾坤凿度》)撰。东汉时期,今古文经斗争激烈,著名今文经学家何休有感于贾逵张大属古文经的《左传》学,于是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既捍卫《公羊》学,亦攻击《左传》与

  • 周易诠义

    十五卷。清汪绂撰。此书卷首为易学源流、周子太极图说、程子易传序上下篇义本义图说等,卷一至十二为经传十二篇,卷十三、十四为易学启蒙。汪氏以为明初程传朱义并行,程传朱义两失,故依吕祖谦所定古本正之,全录本

  • 漕河奏议

    四卷。明王以旂撰。王以旂字士招,江宁(今属江苏省江宁镇)人。正德进士,世宗时历官兵部尚书。曾经代曾铣总制三边,屡破边寇,著有《襄敏集》。嘉靖时,徐、吕二洪水竭,导致运船胶滞,王以旂以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

  • 两朝疏草

    十二卷。顾尔行编。顾尔行,明代归安(今属浙江吴兴县)人。万历甲戌(1574)进士,官大名府推官。张瀚撰《疏议辑略》所载止武宗以前,故尔行复录世宗、穆宗朝诸疏,以续其书。明至世宗以后,纪纲日弛、议论日多

  • 续三体唐诗

    八卷。清高士奇(1645-1704)选编。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竹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初以国学生就试京围,不利。卖文自给。新岁为人作春帖,自为句书之,偶为圣祖所见。旬日中三试皆第一,命贡奉内廷,

  • 当阳县志

    ①八卷,清娄肇龙修,杨州彦、栗引之纂。娄肇龙,浙江山阴人,官当阳知县。杨州彦,字倩公,一字宣楼,当阳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邑名士,官任邱知县,其调济民困,清廉自持,因忤旨罢归,绝意仕途。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