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公羊礼疏

春秋公羊礼疏

十一卷。清凌曙(详见《仪礼礼服通释》)撰。凌曙精通《礼》学。最初他治郑氏(玄)之学,对典礼非常熟悉。后来听刘逢禄论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特别爱好。他为阮元校辑《十三经注疏》,尽见魏晋以来各家《春秋》说。他认为何休言礼虽详,但徐彦疏对礼的诠释却很简略。而且何休注中杂引四代之礼,不完全是周制,徐彦疏则把它们都当成春秋时的典礼,这是不恰当的。他于是对《公羊传》中的典礼进行补疏,成《春秋公羊礼疏》(又称《公羊礼疏》)十一卷。他在自序中称,该书对比较隐晦的经义加以发明,对有不同的见解就加以引证,采录所及,包括郑玄《三礼》注、《晋书·礼志》、《宋书·礼志》以及新、旧《唐书》、《通典》诸书。大体上以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为主,疏不破注。对于何休之说,有所纠正,则引先儒的观点为据,不妄加论议。除该书外,凌曙又撰《公羊礼说》三十篇,编为一卷,大体上是对《春秋公羊传》中涉及到的典礼进行阐发,对前人的说法进行驳正,但“议必征诸古人,论不离乎师法”,多有根据。他还撰《公羊问答》二卷,解释《公羊传》中的疑难问题,不尽释礼。这三种书代表了凌曙研究《春秋公羊传》的主要成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春秋公羊礼疏》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江都凌氏蜚云阁刊本(收入《凌氏丛书》)。光绪九年(1883)归安姚氏辑《咫进斋丛书》,又将该书收入第一集。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935-1937)上海商务印书馆辑《丛书集成初编》,将该书采入史地类。王先谦辑《皇清经解续编》,也以《公羊礼疏》之名采入此书。

猜你喜欢

  • 五代会要

    三十卷。五代王溥(详见《唐会要》)撰。王溥乃五代后汉进士出身,做过秘书郎,后周时做到中书侍郎、平章事、右仆射,故详于五代见闻。在本书中,他根据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0年诸朝实录及旧事传

  • 礼记刘氏音

    一卷。晋刘昌宗(详见《周礼音》)撰,清马国翰辑。此书见于《隋书·经籍志》,注云五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其目,可见,此书在隋唐时已经散失。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有九条,又《集韵》

  • 介庵词

    一卷。宋赵彦端(1121-1175)撰。赵彦端字德庄,号介庵,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魏王赵廷美七世孙。绍兴八年(1138)进士。十二年为左修职郎、钱塘县主簿。乾道三年(1167),自右司员外郎,以直显

  • 邗江三百吟

    十卷。清林兰痴撰。林兰痴,甘泉人。阮文达之舅氏,广陵耆宿,曾协同程雪坪校仇《四库全书》,学识赅博,《邗江三百吟》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全书共十卷,分为:卷一播扬事迹,卷二大小义举,卷三俗尚通行,

  • 郝恭定集

    五卷。清郝惟讷撰。郝惟讷字敏公,一字端甫,霸州(今河北省霸县)人。顺治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后升任吏部尚书职。郝惟讷在官场几近四十余年,九列之中他历任其八;六卿中历其五,其中在工部四年,为冢宰达九年。此

  • 郭鲲溟集

    四卷。明郭谏臣(1524-1580)撰。郭谏臣,字子忠,号鲲溟,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授袁州司李,历吏部主事,官至江西布政司参政。著有《郭鲲溟集》。是集为郭谏臣子郭元

  • 人帖

    四卷。清铁保(生平详见《惟清斋法帖》)辑。嘉庆十一年(1806)刻成。是铁保督漕运时,与汪稼门中丞出资所刻。所收宋二人,为范仲淹与文天祥。明二十五人,为方孝孺、王守仁、于谦、杨继盛、赵南星、高攀龙、熊

  • 明文隽

    八卷。旧本题曰袁宏道(1568-1610)精选,邱兆麟参补,陈继儒标旨,张鼎校阅,吴从光解释,陈万言汇评。《四库全书总目》称:“盖坊间刻本,托宏道等以行。前有周宗建序,谓‘有志公车业者,其沈酣之无后’

  • 易原奥义

    一卷。《周易原旨》六卷。旧题保八撰,朱氏《经义考》同,四库馆臣改作宝巴,生平不详。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其书有方回、牟瓛序。称之曰普庵者,其号;曰公孟者,其字也。”方、牟二人俱由宋入元,则保八为元

  • 狂夫之言

    三卷。续狂夫之言 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书名《狂夫之言》,取自汉晁错传中之语。此书内容为杂论古今得失,才辨颇为纵横,但见解往往失之偏颇。如他说佛家能养鳏寡孤独;又说颜子端居不动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