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清邵瑛撰。瑛字桐南,号姚圃,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乾隆甲辰(1784)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改内阁中书。辑有刘炫《春秋规过》六卷。晋代学者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与服虔注俱
六卷。元张存中撰。张存中字德庸,新安(今属广东)人。胡炳文作《四书通》,详于义理阐释而疏于名物考订,存中因排纂旧说,成此书以附其后,故而名曰《四书通证》。该书引经据典,字字必著出处,征引详明,于人习读
四卷。清代刘源渌(1619-1700)撰。刘源渌字昆石,号直斋,安邱(今属山东)人,倡导程朱理学。此书根据朱熹《近思录》中类目,摘录朱熹著述《或问》、《语类》、《朱子文集》中有关内容分别编入而成,所以
①二卷。清杨树椿撰。此书上卷是读《书集传》,下卷是读《钦定书经传说汇纂》。此书考证地理方面颇为详核,如此书称郦注“南历冈穴”即经文中逾字,自潜至沔有一逾,自沔至渭又一逾,经中只言一逾。由桓入潜,潜即西
一卷。宋杨亿(974-1020)撰。杨亿,字大年,浦城(今属福建)人。宋太宗雍熙年间,年仅十一,被太宗召试诗赋,授官秘书省正字。淳化中,再试翰林,赐进士及第,授直集贤院。官至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工文章
三卷。明陆深(1477-1544)撰。陆深初名陆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为官曾掌翰林院印。陆深赏鉴博雅,为词臣冠,著作宏富,有《俨山集》一百卷和《南巡日录》等。《玉堂漫笔》是陆深为官翰林时记录每日
三十卷。明董复表编。复表字章甫,华亭(今上海市)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采掇《王世贞文集·说部》中有关朝野事迹记载的内容,汇成一书,无所考证,体例亦非集非史。不足资信。
不分卷。明陈尧德(生卒年不详)著。陈尧德,字安甫,江苏吴县人。据集前万历(1613)癸丑自序,作者不事科举,先卖布贩缯,后卖菜糊口,自称卖菜佣。此诗集写眼前之景、身边之物、送别之情,多有新意,不乏清丽
岭南作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得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
十卷。明俞弁撰。其生卒年不详。俞弁,字子容,号守约居士,长州(今江苏省吴县)人。其所居曰紫芝堂。俞弁好藏书,能诗,又通医学,著有《续医说》十卷,《脉证方药》十二卷,《山樵暇语》十卷等。此书杂录古今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