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枣阳县志

枣阳县志

①二十四卷。清甘定遇纂修。甘定遇,字见龙,一字跃津,江西奉新人,官枣阳知县。县志可考者,宋淳熙中教授章颖始纂《春陵图经》,明正统中,盛祥复纂《春陵志》,清康熙初知县刘嗣煦又修县志。虽代有成书,现俱不传。乾隆二十四年(1759)甘定遇知县事,设局续辑,历数月,志成。《枣阳县志》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全书二十四卷,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沿革,卷二疆域,卷三山川,卷四城池,卷五坊里,卷六水利,卷七积储,卷八公署,卷九学校,卷十典礼,卷十一丁赋,卷十二田赋,卷十三兵防,卷十四风俗,卷十五物产,卷十六古迹,卷十七灾异,卷十八寺观,卷十九陵基,卷二十职官,卷二十一选举,卷二十二人物,卷二十三艺文,卷二十四杂记。此志先是县令黄文瑗曾纂述,功未就而迁去,甘定遇取康熙刘志旧稿,参以黄文瑗新作,补订业成此志,因成书仓促,采葺未周,致多有失。② 十五卷,首一卷。清陈子饬修,高福滂纂。陈子饬字翊思,山东潍县人,举人,官枣阳知县。高福滂,湖北随州人,增生。县志自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甘定遇修后,县人久不言志事。道光二十七年(1847)熊文凤莅任,倡议修志,不久改官离去,事遂中止。咸丰初,陈子饬知县事,以距乾隆甘志,行将百年,亟修县志。熊文凤修志时,高福滂主纂事,及陈子饬复开志馆,高福滂尚憩田园,乃敦聘,经一年告竣,成志。《枣阳县志》咸丰四年(1854)刻本。全书十五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地舆建置,卷二赋役,卷三学校,卷四礼制,卷五职官,卷六宦绩,卷七选举,卷八卷九人物,卷十至卷十三艺文,卷十四古迹,卷十五兵事祥异。此志之修,适太平军入楚,郡邑惶惶,而陈子饬于兵戈扰攘之中,从容整理,实非他人可及。枣阳故东汉光武中兴之地,此志人物,如帝纪、勋戚、王侯诸传,杂然并列,有不分正史、方志界限之嫌。③ 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张声正修,史策先纂。张声正,字宏甫,湖南善化(今长沙)人,监生,官枣阳知县。史策先字吟舟,本县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监察御史、广平知府。县志自康熙中修后,经乾隆至咸丰,共修三次,多仓促成书。同治间,张声正知县事,延史策先主纂事。史策先以名进士守巨郡,卓有政绩。取前代旧志,参合去取,增以新事,成志。《枣阳县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全书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子目为:卷一沿革,卷二山川,卷三城池,卷四坛庙,卷五公署,卷六里镇,卷七赋役,卷八学校,卷九典礼,卷十兵防,卷十一风俗,卷十二物产,卷十三古迹,卷十四陵墓,卷十五寺观,卷十六祥异,卷十七军务,卷十八帝纪,卷十九职官,卷二十宦绩,卷二十一选举,卷二十二耆旧,卷二十三孝义,卷二十四忠勇,卷二十五节烈,卷二十六制诰,卷二十七至卷二十九艺文,卷三十志余。此志之修,于史策先乡邦文献,习知之,故详赡明备,江汉间言方志者,皆盛加推许,无愧为良志。

猜你喜欢

  • 合音例证

    二卷。近人尹桐阳撰。桐阳字侯青,湖南常宁县人。尚著《论语笺》、《尔雅义证》、《礼记笺》、《墨子新释》、《商君书新释》、《小学定律》诸书。是书汇举典籍中合音之字,分为九类,每类之下,各举例证以实之,总凡

  • 即墨志

    十卷。明许铤修,杜为栋纂。许铤字静峰,武清县人,进士出身,万历六年(1578)任即墨知县。任职期内,有政德,十一年(1583)升兵部主事。杜为栋,祥符县人,举人出身,万历六年任即墨县教谕,后升任陕西洛

  • 火警或问

    一卷。明嘉靖皇帝(1522-1566)御制。当时皇宫偏东处失火,嘉靖帝下诏让户部、礼部及都察院命百官修省,并亲撰此文。此文大略谓“火本非灾异,而人事不可不修,并非惑于祸福事应之说。”此文前面有世宗写的

  • 才人福传奇

    二卷。清沈起凤撰。其生平见《报恩缘传奇》条。本剧写张幼于放诞不羁,与苏州名妓李灵云狎,有终身约,居李家,开一店,出招牌曰:“百病不医,专医诗病。”一日唐寅、祝允明来访,谈及佳人,唐称道其伯母婿沈道宗之

  • 孙子算经

    三卷。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算经二卷”;《新唐书·艺文志》称“李淳风注甄鸾孙子算经三卷”。考其所涉及内容可知是秦汉以后隋代以前作品,编纂年代约在公元4-5世纪。传本《孙子算经》

  • 佛教初学课本

    一卷。清代居士杨文会(1837-1911)撰。杨文会,号仙山,安徽石埭县人。生逢清朝末年,经历过因太平天国运动的辗转迁移。面对时局的动荡,杨文会却专心学习音韵、历数、天文、地理、黄、老、庄、列等学问,

  • 乐志堂文集

    十八卷。《乐志堂文略》四卷。清谭莹(1800-1871)撰。谭莹字兆仁,号玉生。南海(今属广东佛山)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谭莹自幼聪颖,长于辞赋,尤工骈体文,曾著有《乐志堂诗集》、《岭南遗书

  • 西藏见闻录

    二卷,清萧腾麟纂。萧腾麟,字十洲,又字绣夫,江西峡江县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武举,五十七年(1718)会魁,选侍卫,雍正间授河南都司、晋州等镇保宁游击,乾隆二年(1737)驻镇察木多,督理西藏粮

  • 实藏论

    一卷。姚秦释僧肇撰。僧肇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注》条。《实藏论》目录,最早见载于日本国珍月录,唐初以前诸家目录均没有记载。入藏始于明代,全书不过万言。分三品,即:空有品第一,述众生由真起妄之原因,

  • 九经补韵

    一卷。南宋杨伯嵒撰。伯嵒字彦思,号泳斋。自称代郡(今山西代县)人,南宋时代郡已属金,盖署郡望也。淳祐间以工部郎守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是书为补《礼部韵略》漏落而作。案《礼部韵略》颁行,与九经同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