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毛诗名物解

毛诗名物解

二十卷。北宋蔡卞撰。蔡卞(约1048-约1117)字元度,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县)人。蔡京弟,王安石婿。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官至观文殿学士。卒赠太傅,谥文正。《毛诗名物解》有《释天》二卷,《释百谷》、《释草》、《释木》各一卷,《释鸟》三卷,《释兽》、《释虫》各二卷,《释鱼》、《释马》、《杂释》各一卷,《杂解》五卷,总十一类二十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自王安石《新义》及《字说》行,而宋之士风一变。其为名物训诂之学者,仅卞与陆佃二家。佃,安石客;卞,安石婿也。故佃作《埤雅》,卞作此书,大旨皆以《字说》为宗。陈振孙称卞书议论穿凿,征引琐碎,无裨于经义,诋之甚力。盖佃虽学术本安石,而力沮新法,龂龂异议,君子犹或取之;卞则倾斜奸,犯天下之公恶。因其人以及其书,群相排斥,亦自取也。然其书虽王氏之学,而征引发明,亦有出于孔颖达《正义》、陆玑《草木虫鱼疏》外者。寸有所长,不以人废言也。且以邢昺之佥邪,而《尔雅疏》列在学官,则卞书亦安得竟弃乎。”案是书《书录解题》、《通考》、《宋志》俱载之,陈、马两家俱作《诗学名物解》,盖字之误也。其书虽颇琐碎穿凿,然能贯穿经义,会通物理,颇有思致。且其所征引,亦多出于陆孔二疏者,亦足据以为证也。有《通志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前汉书平话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书题“续集”,当必有已佚失的“正集”,此《续集》从“时大汉五

  • 太公家教

    一卷。不著撰人姓氏。前有自序云,余乃生逢乱代,长值危时,忘乡失土,波进流离,只欲隐山学道,不能忍冻受饥,只想扬名后代,又无晏婴之机,才轻德薄,不堪人师,徒消人食,浪费人衣,随缘信业,且逐随时之宜,就以

  • 敬事草

    十九卷。明沈一贯撰。沈一贯(1531-1615),字肩吾、号龙江,浙江鄞县人。隆庆进士。万历二十二年(1594)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机务,二十八年,进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为首辅。沈一贯在位无

  • 容膝居集杂录

    六卷。清葛芝(生卒年不详)撰。芝字尤仙,昆山(今属江苏省)人。葛芝推崇佛学,信奉佛教。《容膝居集杂录》所载多为近人魏禧、徐枋等人论述有关佛教事物的格言。葛芝自作序,认为人心是根本不存在欲望的,有了邪恶

  • 千古辨疑

    七卷。明陈锡(生卒年不详)撰。陈锡,字南衡,天台(今属浙江省)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此书为辨证经籍疑义而作,其中天文一卷、地理一卷、诗一卷、书一卷、律吕一卷、春秋一卷。《四

  • 汉晋石刻墨影

    一卷。清罗振玉撰。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著录古石刻文字而以双钩法保存原形的,始自黄易《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其后叶志诜、徐渭仁、张德容等人的著录,不但钩勒不清,且粗工拙刻,笔意尽失。赵之谦、杨守敬

  • 父书楼吟稿

    二卷。清戴书芬撰。戴书芬,生卒年不详,字月村,江苏昆山人,金山诸生王景高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元年辛巳(1821)刊本,书前有胡敬序,第一卷收诗九十三首,第二卷收诗七十二首。松江府续志题作《月村诗

  • 礼统

    一卷。南朝梁贺述(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此书以同声相谐,推论称名辨物之意。凡所训释,大多确有根据;然往往不能得其出处,虽属梁人之作,颇似汉人之书。如天有镇神珍三义,一本《春秋说题辞》,一本《鹖冠子

  • 畏庵集

    十卷。明周旋(约1450前后在世)撰。周旋,字中规,别号畏庵,永嘉(今浙江永嘉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正统元年(1436)进士第一,官至左春坊左庶子。著有《畏庵集》。是集凡十卷,其中诗、赋五卷,杂文五

  • 常谈

    一卷。南宋吴箕(生卒年不详)撰。吴箕字嗣之,新安(今属河南)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及第。授仁和县主簿,分教临川。历知当涂县,为赵汝愚所重,召主审察。寻以疾卒。《宋史》不为立传,其事迹仅见于《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