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求阙斋读书录

求阙斋读书录

十卷。清代曾国藩(1824-1890)撰。曾国藩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著有《曾文正公全集》。此书是作者的读书札记。作者读书时,常随笔在卷上做笔记,有时也记在日记上,光绪年间学者王定安整理作者笔记形成此书,因“求阙”为曾国藩自号,故以《求阙斋读书录》为名。本书以经、史、子、集分类,卷一为《周易》、《周礼》、《仪礼》、《礼记》的读书笔记,卷二为《左传》、《国语》、《穀梁传》、《尔雅》等的读书笔记,卷三为《史记》、《汉书》的读书笔记,卷四为《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文献通考》读书笔记,卷五为《管子》、《庄子》、《淮南子》的读书笔记,卷六为《楚辞》、《陈思王集》、《阮步兵集》、《陶渊明集》、《谢康乐集》、《鲍参军集》、《谢宣城集》的读书笔记,卷七为《李太白集》、《杜少陵集》、《陆宣公集》的读书笔记,卷八为《韩昌黎集》、《昌黎外传》、《柳河东集》读书笔记,卷九为《白氏长庆集》、《李义山集》、《枉樊川集》、《嘉祐集》、《元丰类稿》、《东坡文集》、《东坡诗集》的读书笔记,卷十为《山谷诗集》、《剑南诗集》、《朱子文集》、《遗山诗集》、《阳明文集》、《望溪文集》、《孙文定集》、《文选》、《骈体文钞》等书的读书笔记。全书文字通达,词章工整,考据精审,论史部分偏重于行文,读集部分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光绪二年(1876)刊本。

四卷。清曾国藩(1811-1872)撰。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省湘乡人。道光进士,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等部侍郎。曾从唐鉴、倭仁学习程朱理学。同治七年(1868)任直隶总督,曾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为洋务派首领。著有《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未刊信稿》等。曾国藩死后,门人王定安集其所读书籍卷端题识、批注及札记等,分经、史、子、集辑为此编。《求阙斋读书录》四卷,有光绪二年(1876)刊本。

猜你喜欢

  • 六书辨通

    四卷。清杨锡观(生卒年不详)撰。锡观字篆若,无锡(今属江苏)人。工翰墨,尤精篆隶,著作尚有《六书例解》。是书旨在辨别六书假借何谓可通何谓不可通。全书分韵编次,于每字之下各标出处并说明其本义,对于误通者

  •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编年总案

    四十五卷。清王文诰(1766-?)撰。王文诰工诗善画,曾客粤三十余年,专注苏文忠公集。训注之学,古今为难,注苏诗尤难。盖因东坡生平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说、佛经道藏,古诗方言,莫不毕究;凡天地

  • 王侍御集

    七卷。明王瑛撰。王瑛,字汝玉,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王侍御集》,是集凡七卷。为其子鸿胪寺主簿王同谷所刊,盖欧大任所选定。前二卷为古体诗,后五卷为近体诗。集前

  • 治河奏疏

    ①四卷。李化龙撰。李化龙(1554-1611),明河南长垣人,一说山东韦丘人。字于田,号霖寰。万历(1573-1620)进士。由县令累迁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万历二十七年(1599)总督湖广、川、贵、

  • 春秋左传音训

    不分卷。清杨国祯撰。国祯崇阳(今属湖北省)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十一经音训》,此书即其中之一。据编首题“道光岁次上章摄提格壮月开镌”,可知国祯大约是嘉庆、道光时人。《春秋左传音训》不分卷,共八册。编

  • 晋书别本

    一百三十卷。明蒋之翘撰。蒋之翘,字楚稚,秀水(今属浙江)人。是书是对《晋书》作了删削而成。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称其“尝详对《晋书》,镂版以行。”而《嘉禾征献录》则又称其有《晋书注》一百三十卷,此本

  • 东湖志

    二卷。清特通阿撰。特通阿,曾任台州府知府。东湖在台州府崇和门外,特通阿任台州府知府时,选郡士洪震煊、沈阿斗、郭协寅共为纂述,书未竣,而人因故散。特通阿复属郡学博沈淖成之,实非其自作。《东湖志》嘉庆九年

  • 南汉书

    十八卷。考异十八卷。文字四卷,丛录二卷。清梁廷楠撰。梁廷楠(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清代广东顺德人。贡生,咸丰时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鸦片战争中,支持林则徐禁烟。学问广博、立著新颖

  • 韩诗内传证

    四卷。清宋绵初撰。宋绵初江苏高邮人,乾隆四十三(1777)年拔贡,官训导。本书鉴于宋代王应麟《诗考》所辑的韩诗,尚有许多遗略之处,特作补充。如“和乐且耽”一句,注释为“耽,乐之甚也”,据慧琳《一切经音

  • 山西志辑要

    十卷。附清凉山志二卷。清雅德修,汪本直纂。雅德,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任山西巡抚。汪本直,江苏人,进士,知介休县,后迁忻州知州、绛州州判。乾隆三十一年(1766)清廷计划再修《一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