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石经残字考

汉石经残字考

一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方纲字正三,号覃溪,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历任编修,右中允,侍读,侍讲,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粤、赣、鲁等省学政,国子监司业,内阁学士、鸿胪寺卿等官,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法家,著述闳富,有《复初斋文集》等。此书所载汉石经残字,据称有《尚书》三段。第一段是《盘庚中》至《盘庚下》,两篇之间空一格。与洪适的《隶释》相较,每行失去下面一半。第二段是《洪范》,比《隶释》每行多三个字。第三段是《君奭》,其第二行比《隶释》多三字。第一段《盘庚》从黄秋盦藏本。末行“凶德绥绩”四字,则秋盦本无,从松江王氏抄得。孙退谷藏本有此“凶”字,及三半字。又见如皋江氏重刻本,则仅有“”字之右半。所以分别记录如此。《洪范》《君奭》二段,皆金匮钱氏藏本。按钱氏藏本还有《鲁诗》的《魏风》《唐风》,《仪礼》的《大射仪》和《聘礼》,《公羊传·隐公四年》,《论语》的《微子》篇和《尧曰》篇,共五百余字,都是《隶释》所无的,不知从何而来。有人认为是钱泳的赝作。难成定论。又翁氏根据《公羊传》残碑,认为由此可知古本经自为经,传自为传,不象今日的版本那样,把传文附于经文。但他不知道《隋书·经籍志》已有“一字石经春秋一卷”“一字石经公羊传九卷”的说法。经、传的分列,早就有明文。新出土的石经中可资考证的也很多。有《石经汇函》本。

猜你喜欢

  • 河运备纂

    不分卷。不著撰人名氏。旧钞本,不分卷。全书共二十余篇:淮安运河考、高宝运河考、瓜仪运河考、丹阳运河考、苏州运河考、浙江运河考、上江运道考、江西运道考、湖北运道者、湖南运道考、汶河考、洸河考、泗河考、沂

  • 李彦章杂著

    六种,六卷。清李彦章(生卒年不详)撰。李彦章字兰卿,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嘉庆年间进士,为翁方纲之弟子。六种有《槐忙吟草》一卷、《榕园诗钞》一卷、《出山小草》一卷、《恋春园诗草》一卷、《归槎杂咏》一

  • 慎柔五书

    五卷。明胡慎柔(1572-1636)撰。胡慎柔,法名住想,武进(今属江苏省)人。幼贫,寄育僧寺,好学,通经史。曾从学于周慎斋弟子查万合,后经查万合介绍而为周慎斋门人,尽得周氏所传,周氏之书多由他诠次行

  • 宗徒列传

    不分卷。意大利人高一志(1566-1640)撰。高一志为意大利耶稣会士,1605年到南京传教,1640年死于山西。著有《空际格致》等书。此书是其《圣人行宝》七卷(历述天主教宗徒、教皇、殉教人及其它诸名

  • 大学千虑

    一卷。明穆孔晖撰。孔晖字元庵,堂邑(今山东堂邑县)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谥文简。该书引伸朱熹《大学章句》、《大学或问》之说,并引佛教经籍以为佐证,认为儒释一本

  • 眉公群碎录

    见《群碎录》。

  • 通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梁悦馨、莫友芝修,季念诒、沈鍠纂。梁悦馨,安徽合肥人,举人,同治三年(1864)知通州事。莫友芝,贵州独山人,同治末年知通州。季念诒,生平介绍见本书《光绪江阴县志》条目。沈鍠

  • 沈下贤文集

    十二卷。唐沈亚之(781-832)撰。沈亚之,字下贤,吴兴(浙江湖州)人,元和十年(815)举进士,文学家,官至福建团练副使、历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栎阳令,登直言极谏科,参与平定李同捷判乱。乱平后遭嫉

  • 花月痕

    清魏秀仁(1818-1873)撰。魏秀仁字伯肫,一字子安,号眠鹤主人、眠鹤道人,又号咄咄道人、不悔道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自幼随父研习经史,二十八岁始中秀才,次年为举人,后屡试不第。曾入幕陕西、

  • 惠氏读说文记

    十五卷。清惠栋(1697-1758)撰。惠栋字定宇,号松厓,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清代经学家,乾嘉学派吴派的奠基人,钱大昕论其学曰:“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古训以夸心得,下者袭人言以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