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江东十鉴

江东十鉴

一卷。宋李舜臣撰。舜臣字子思,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据《宋史·李舜臣传》:生四年知读书,八岁能属文,少长通古今,推迹兴废,洞见根本,慨然有志于天下。绍兴末,张浚视师江、淮,舜臣应诏上书,建议高宗幸武昌,以号召恢复。又谓:“江东六朝皆尝取胜北方,不肯乘机争天下,宜为今日监。”著《江东胜后之鉴》十篇上之。中乾道二年(1166)进士第。历知饶州德兴县。迁宗正寺主簿。著述甚丰,除此编外,尚有《群经义》八卷、《书小传》四卷、《文集》三十卷、《家塾编次论语》五卷、《镂玉馀功录》二卷。此书即《宋史》本传所谓《江东胜后之鉴》十篇者也。宋自高宗南渡之后,偏安江东一隅之地,君臣不思恢复之计。故李舜臣采辑江东战胜之事迹,编为一书,以激励战气,用心良苦。此书十篇,上起三国,下至六朝。一曰周瑜赤壁之战,二曰祖逖谯城之战,三曰褚裒彭城之战、四曰桓温灞水之战、五曰谢玄淝水之战、六曰刘裕关中之战,七曰到彦之河南之战、八曰萧衍义阳之战、九曰陈庆洛阳之战、十曰吴明彻淮南之战。皆先叙其事,再加以论断。其主旨即《本传》所谓“江东六朝皆尝取胜北方,不肯乘机争天下,宜为今日监。”主张北伐中原,以图恢复,其志诚可嘉。《四库提要》讥其“徒为大言,未核事势”,此乃不明李氏著述之意,要在当日,岂非为和议张本耶?此书今存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秘古阁帖

    四卷。清孙椿年辑。第一卷所收汉代黄琼、冯谭,东晋明帝,梁武帝,唐太宗,陶弘景。第二卷收唐代释怀素、杨凝式。第三卷收宋代朱熹。第四卷收元代赵孟頫。宋代大书家米芾曾有言:白首阅书,无魏墨迹。可见在北宋时魏

  • 辨讹释义录

    六卷。清张均(详见《经史辨论》)撰。本书前有自序。全书所释首先为《四书》,然后依次为《易》、《书》、《诗》、“三礼、“三传”,在《四书》方面尤为详尽。大体上是集录昔人所已订正的东西,间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 大学纬注

    一卷。清钟颖阳撰。颖阳欲以由孔子删定的《诗》、《书》、《易》、《春秋》为四经,以由诸贤所论述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为四纬,是书乃四纬中第二种,所以名为《纬注》。卷首有颖阳自序及绪言,

  • 皇朝类苑

    六十三卷。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生卒年不详)撰。参见《事实类苑》。

  •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

  • 灵棋本章正经

    见《灵棋经》。

  • 陵川县志

    ①三十卷。清雷正纂修。雷正,湖北沔阳县人,出身生员,乾隆三年(1738)任陵川县知县。按陵川县志,创本不可考,明宏治十一年,邑人都永思曾为重修,其后明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诸朝,递有续纂。《陵川县志

  • 说理会编

    十五卷。明季本(1485-1563)撰。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正德进士,授建宁府推官。历任御史、苏州同知、南京礼部郎中、长沙知府等职,因锄击豪强被罢归。初师王文辕,后师事王守仁。其

  • 周易客难

    一卷。清龚元玠撰。元玠字瑑山,江西南昌人,乾隆进士,官至铜仁知县。著有《黄淮安澜编》二卷,《十三经客难》五十三卷,《周易客难》为其一。“客难”即设为问答,以申其义。所据皆为王注程传本义及其他宋儒所论。

  • 御注孝经

    一卷。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1644-1661在位)撰。清世祖,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六岁即位,年号顺治。由叔父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入关,镇压李自成农民军,定都北京。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