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灵石县志

灵石县志

①四卷。清侯荣圭纂修。侯荣圭字东阳,河南济源县人,出身举人,康熙初年任灵石县知县。按灵石本介休地,隋开皇十八年,分介休西南建灵石县,唐宋以来,隶属不一,故沿革纷繁。其志创修,远不可稽。惟一修于明知县白夏,二修于万历二十九年知县路一麟。《灵石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全书四卷,分为:卷一地理:沿革、分野、形胜、山川,城池,堡寨,关寨,古迹,佳景,水利,建置:县治、巡检司、驿传、分司、公馆、社仓、武备、存恤、桥梁、市集、风俗、丘墓、仓场、牌坊、里社;卷二祠祀:庙坛、寺观,田赋:户口、田粮、站粮、课税、纲银、户盐、学田、银差、力差、食货;官师:知县、县丞、典史、驿丞、儒学、巡检;卷三人物:忠孝、节义;仕进:科目、岁荐、例贡、掾吏;卷四貤封、文艺。此编体裁简略,考核不精,无法称为定本。此志尚有乾隆间重印本。②十二卷。清王志融修,黄宪臣纂。王志融字幼海,陕西华县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任灵石县知县。王志融掌灵石县后,恐文献湮没,乃延黄宪臣为主纂,博访旧闻,旁搜载籍,拾遗弥缺,黜伪订讹,补旧志未及者。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遂成此志。此编体例辞义均较康熙旧志精雅,尚能订正旧本舛讹。其可称之处有二,一是于增补之外,更旧志分类不当。如康熙旧志将武备附于建置门下,且略而不详。此编则将武备特立一门,首营伍,次邮政,分注合论,使后修志者,按籍稽考;二是旧志讹谬之处,此编考正甚多,如古迹中介子庙,旧志称之神林,此志则访其出处,而定介子庙。此书尚有光绪年间重印本。

猜你喜欢

  • 续碑传集

    八十六卷。清末缪荃孙(1844-1919)撰。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官至四品。钱仪吉《碑传集》所收内容止于嘉庆朝,荃孙取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续之

  • 滋阳县志

    ①四卷。清李溁修,仲弘道等纂。李溁字禹门,直隶真定府高邑人,出身举人,康熙十年(1671)任滋阳县知县。仲弘道字开一,浙江桐乡人,曾任峄县知县。按滋阳即古兖州,从前无志,明嘉靖四十四年知县李之茂始创修

  • 布粟集

    八卷。不著撰人名氏。但自题为布粟子,又自题其号为凤台,不知其为何人。此书八卷,内容采自《管子》至《郁离子》等共八十余家,于每家各摘数语。自序中称虽不足于连篇大观,然终身玩之,愈觉有余味,故曰“布粟”。

  • 戴东原集

    十二卷。《札记》一卷。《年谱》一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思想家、学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曾师事婺源江永。乾隆三十八年(1773)奉诏任《四库全书》纂修官

  • 莲子居词话

    四卷。清吴衡照(生卒年未详)撰。吴衡照字夏治,号子律,浙江海宁人。嘉庆进士,官金华教授。本书为论词之作,或评词家之得失,或详版本之源流,或考词人之事实,或论词律之精粗,或论词中之方言,或摘词中之美句。

  • 建康志

    五十卷。马光祖修,周应合纂。马光祖,字华父,号裕斋,南宋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进士,宝飏三年(1255),以宝章阁直学士安抚使来任建康知府,开庆元年(1259)以资政殿学士安抚使再任,景定间又以安抚使

  • 师暇裒言

    十二卷。明吴桂芳(?-1518)撰。吴桂芳,字子实,新建(今江西南昌市)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历杨州知府,御倭有功,迁兵部右侍郎,提督两广军务。著有《师暇裒言》。是集凡十二卷

  • 说文粹言疏证

    二卷。清潘任(其生平著述未详)撰。潘任常熟(今属江苏)人。是书取《说文》之“粹言”(精粹之语),繁征博引,不废宋儒,进行理道心性之说教。例如:许云“道立于一”,任谓“即《戴记·中庸》云‘其为物不贰’之

  • 蔗尾诗集

    十五卷。《文集》二卷。清郑方坤(约1729前后在世)撰。郑方坤,字则厚,号荔乡,福建建安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元年(1723)进士,历任邯郸知县,武定知府等。在官多善政,以病自免。方坤博学多才,聪慧过

  • 经考

    五卷。清戴震(详见《毛郑诗考正》)撰。戴震长于思考,善疑好问,对群经及注疏,都曾普遍地认真探讨,学问精博,立论精辟,影响深远。但本书为考证之书,大多钞撮旧说,按而不断,只有《尔雅》指摘各条,出语精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