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四卷。金李杲(生平事迹详见《内外伤辨惑论》)撰(一题金张元素撰)。又名《珍珠囊药性赋》、《雷公药性赋》。为多种不同时期的同类著作合编而成。其中《珍珠囊》为张元素撰(又名《洁古珍珠囊》、《洁古老人珍珠囊》)。元代《东垣珍珠囊》明朝刊本颇多,今均佚失。明代有人将题有元山道人“叙”的《药性赋》一卷,与《珍珠囊》合刊。明熊宗立又将此二书合编为《京本珍珠囊药性赋》,共二卷。明末有人又将此书与佚名氏所集四百一十种药的药性赋合编为四卷本,即为此书。并与《雷公炮炙药性解》合刊。此类合刊本在建国前有五十余种,书前多冠以“校正”、“增补”等字样。卷一为《药性赋》原书,前有元山道人的原叙。内容有寒性药六十六种、热性药五十四种、温性药六十种、平性药六十八种,共二百四十八种药物的主要临床应用。又有“用药发明”,统论药性阴阳、标本、升降、浮沉、补泻、五脏苦欲、禁例等,卷二为主治指掌,分别论述九十种常用药物的性味主治。又有“用药须知”,包括用药法象、四时用药法、用药丸散、炮制药歌、妊娠禁忌等;卷三、卷四分述九类药物、即玉石部四十六种,草部上、中、下一百二十七种,木部七十七种,人部七种,禽兽部十九种,虫鱼部三十七种,果品部十六种,米谷部十五种,蔬菜部二十一种,共四百一十种药物,均以歌赋记其主治,并加按语补充说明。书中论述既有理论,又切合临床,加之有常用的制药方法,且以歌诀形式编写,浅俗好懂,简明扼要,自明代以后一直为广大学习医药人员所采用。颇有临床使用价值。有明刻本、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文武堂刻本、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安静子集

    十三卷。清安致远(1628-1701)撰。安致远,一名如磐,字拙石、静子,号缄庵。寿光(今属山东)人。康熙十一年(1672)贡生,此后十五年屡试不第,偃蹇失意而终。曾与李澄中、李焕章齐名,颇得周亮工赏

  • 小学纂注

    六卷。清高愈(详见《高注周礼》)撰。是书将陈选旧注略加删订,后附《总论》及《朱子年谱》。《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 同时尚论录

    十六卷。明蔡士顺编。蔡士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江苏苏州人。由国子监生官福建按察司照磨。此录成于崇祯十年(1637)。所辑皆东林诸人诗文。以科目先后为序,始万历二年(1574),终崇祯四年(1631)。

  • 汉石经碑图

    一卷(民国二十年排印本)。张国淦撰。国淦字乾若,蒲圻(今湖北省蒲圻县)人,曾著有《历代石经考》。汉石经出土大小数百块,其中可考者,约得四千余字。国淦即据此草为碑图,凡一卷。按,汉石经碑数,前人有四十碑

  • 焦氏笔乘

    八卷。明焦竑(详见《支谈》条)撰。此书为辑录琐屑考证和零星议论的笔记。焦竑博学多才,因之此书所谈范围甚广。杂论经史艺文,间记琐事。其考证旧闻,多有可采;琐事议论,兼涉名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因涉猎

  • 尹少宰奏议

    十卷。清尹会一撰。会一字元孚,号健余,博野人(今河北博野县人)。雍正癸卯会试榜发,命搜落卷获中,廷试逾期,次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历官吏部右侍郎。是编为其门人张受长所辑,卷一为两淮疏,卷二至卷八为河南

  • 耕烟草堂诗钞

    二卷。清平畴(生卒年不详)撰。平畴,字种瑶,山阴(浙江绍兴)人。官历江西候补县丞。平畴工诗擅画,集中七古突兀瑰奇,如天风海雨,声势夺人,七律有佳句而少佳篇。如:“扉底泥香芳草远、笠边雨细杏花开。”抒躬

  • 除夕唱和诗

    一卷。明黄鲁曾辑。黄鲁曾字得之。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著有《吴中往哲续记》、《南华合璧集》。此编集友朋唱和之作,凡二十二首,皆嘉靖二十九年(1550)岁除即事诗,初鲁曾友

  • 吏部铨选则例

    二十一卷。清锡珍等奉敕修。锡珍(?-1889),姓额尔德特氏,字席卿,蒙古镶黄旗人。同治进士,光绪时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同治初年,时任户部右侍郎的锡珍,鉴于《吏部铨选则例》自道光二十三年(1843

  • 锡金志外

    五卷。清华湛恩(沐云叟)纂。此志前端列序文一首,末署道光癸卯沐云叟自叙,无姓氏。沐云,乃华湛恩,字孟起,江苏无锡人,官太和县教谕。华氏家藏书万卷,邑中掌故无不精熟。著者自叙云:“尝编读前志,参稽往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