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碧鸡漫志

碧鸡漫志

一卷。宋王灼(约1162前后在世)撰。王灼,字晦,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此书详细叙述了曲调之源流。全书共分三十五条,前七条为总论,叙述自古初到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二十八条为分论,各为:凉州,霓裳羽衣曲,甘州,胡渭州,六幺,西河,长命女,杨柳枝,喝驮子,兰陵王,虞美人,安公子,水调歌,万岁乐,夜半乐,河满子,凌波神,荔枝香,阿滥堆,念奴娇,清平乐,雨霖铃,菩萨蛮,望江南,麦秀两歧,文溆子,后庭花,盐角儿。对分论所列各条,一一追述名之缘起与渐变宋词之沿革。此书认为:三百篇之余音,至汉而变为乐府,至唐而变为歌诗。到唐中叶,词已萌芽。到宋代,歌诗之法渐绝,而词乃大盛。其时,士大夫多娴音律,往往自制新声,渐增旧谱。因而一调或变至数体,一体或有数名,其目几不可殚举;又非唐及五代之古法。本书就其传授分明,可以考见者核其名义,正其宫调,以著倚声所自始。其余晚出杂曲,则未一一详述。至金、元院本既出,歌词之法几乎亡失不存,文士所作仅能按旧曲平仄循声填词。自明以后,就变为文章,不再是律吕之事了。本书所论宫调,未解其说。但其间正变之由,犹赖以略得其梗概,可资参考。书中辨霓裳羽衣曲为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唐明皇为之润色,援引白居易郑嵎诗注为证,一扫月宫妖妄之说。又据谱谓此曲第一至第六叠皆无拍,证唐史载王维论按乐图霓裳第三节初拍为讹,其持论极为精核。至于书中以当时念奴娇为唐曲而杂列古曲之中,而以出自梅尧臣之盐角儿附于古曲之列等,也是作者千虑之一失。此书考证宋词曲的内容及源流,品评词人的风格和流派,成为研究宋词曲的重要史料。有《四库全书》本。此外,《碧鸡漫志》另有五卷本,经清初钱曾校勘补足,鲍廷博将其收入《知不足斋丛书》。

猜你喜欢

  • 古今艺苑谈概

    十二卷。旧题宋俞文豹撰。俞文豹生平事迹详见《吹剑录》。此书分上集六卷,下集六卷,主要杂采故实编撰而成。分条摘录史实,无所辨论,每条之下各列书名。舛讹颇多,如,邹忌妻妾事,出自《战国策》,其书注曰,出自

  • 春秋内传古注辑存

    三卷。清严蔚(详见《诗考异补》)撰。蔚字豹人,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笃于信古,辑有鲁、齐、韩三家《诗》,对《左传》用功尤深。此书采录《经典释文》、《五经正义》、《史记》《汉书》《三国志》旧注、唐人类书

  • 乐部

    一卷。不著撰者。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此书系从《太平御览》中辑出。马氏以为此乃隋时人所作,作者已考。书中首节载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等乐,并列举其乐器名称、种数、每部乐工人数、乐曲名目等内容

  • 锡金考乘

    十四卷,首一卷。清周有壬纂。周有任,字佩安,江苏无锡人。周氏自幼弃举业,汇笔游公卿间,数十年于邑中,文献掌故考求甚力,断碑只字靡不搜访。著有《锡山文钞》、《句吴金石记》、《名山祀典录》,纂有邑志多种。

  • 梵番满蒙汉五体合璧贤劫千佛号

    一卷。清高宗(1736-1795在位)御制。高宗为其帝号,年号是乾隆,姓爱新觉罗,字弘历。乾隆在位时期正值清朝处于“康乾盛世”。出于政治目的,乾隆帝御制此五体佛书。即一经五体佛书。其中梵番满蒙汉分别指

  • 智者大师别传

    一卷。唐代释灌顶撰。灌顶生平事迹详见《大般涅槃经疏》辞条。《智者大师别传》一书。灌顶作于隋仁寿元年(601),全传约有一万余言,详载智者大师智生平事迹。其目的在以此来昭示盛德,引导后学。灌顶在其著《国

  • 萍洲可谈

    三卷。宋朱或撰。生卒年不详。朱或字无惑,又作朱或字无或,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寓居黄州,自号萍州老圃。朱或父朱服曾以直龙图阁历知莱润诸州,又奉命使辽,后为广州帅。故此书朱或多记述其父所

  • 李子金所著书

    四种,十二卷。清李子金撰。李子金原名之铉,以字行,鹿邑(今属河南省)人,生卒年不详。精数学。本书所收四种,均为数学著作。《隐山鄙事》一卷、《算法通义》五卷、《天弧象限表》二卷、《几何简易》四卷。有稿本

  • 庄定山集

    十卷。明庄咏(1436-1498)撰。庄咏字孔阳,江苏省江浦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历翰林检讨,因不奉诏作《鳌山诗》,与章懋、黄仲昭同谪,曾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学者称定山先生。官至南京吏部郎中,罢

  • 过庭录

    一卷。宋范公偁撰。范公偁是范仲淹之后,苏州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及仕履生平情况均不详。其书多颂祖德,是作者在绍兴丁卯、戊辰年间,听其父所说,故书名《过庭录》。书中也论及诗文与轶闻杂事等。语言淳厚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