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见《考古编》。
①见《老子》。②见河上公《老子注》。
一卷。明末清初人王秀楚撰。王秀楚,江苏江都人,生卒年月不详,曾为史可法幕僚,其余事迹不详。《扬州十日记》中所记为王秀楚亲身所历,目所亲睹之事。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破扬州,烧杀抢掳,城中百姓无一
见《伤寒类证活人总括》。
一卷。五代蜀杜光庭(详见《了证歌》)撰。此书又名《名山洞天福地记》、《洞天福地记》。古来修仙者,常以仙山灵岳、洞天福地作为理想仙境。杜光庭撰《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道教仙境分作十余类,首为仙山,次为
上下册、九章。张世禄著。是书从整个文化发展角度,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叙述阐发了音韵学产生发展的历史。从古代文字的表音方法,周、汉间的声训和直音注音法一直到近代“国音字母”的产生;从《切韵》到《广韵》、《
一卷。旧题宋臧梓撰。《四库提要》考证其为臧梓记录吕颐浩口述而编成。记载建炎三年(1129)金人攻泗州时,诸路军队勤王事迹。有《永乐大典》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孔继涵家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十卷。明朱光家(生卒年不详)撰。光家字谦甫,上海人。是书成于万历辛丑(1601年)。首二卷包括:(1)辨体辨音,(2)同音异义,(3)古今变体,(4)同音互体,(5)骈奇解义,(6)同体异义,(7)正
二卷。大传章旨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前面只署“上谷手授”,不知是谁,也不详其时代。其书于六十四卦各为总说《大传》章旨,于各章也总为疏解,都没有什么奥义。《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传》)撰。古来谈养生者,或以宏篇巨著谈玄说奥,或以寓言俗语比喻龙虎汞铅,提倡修道炼丹,飞举成仙。陈继儒则以常见之语述养生之要。此书主张以寡欲、保神及起居、调摄诸法达养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