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臣轨

臣轨

二卷,武则天撰。武则天(约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省)人。唐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以皇太后临朝执政,废中宗为庐陵王,居睿宗于别殿,不得预闻。又改东都为神都,改诸司官号,立武氏宗庙。徐敬业等起兵扬州,欲“匡复”李姓天下。内史裴炎争于朝堂,欲太后还政皇帝。一时间,数州响应。不到两月,武则天即平息了反对派的势力。垂拱二年(686),武则天撰《百僚新诫》颁朝集使。(《唐会要》卷三六)大约在此前后,武则天又以“太子及王,已撰修身之训;群公列辟,未敷忠告之规”,为使群臣有“事上之轨模,作臣下之绳准”,“故缀叙所闻,以为《臣轨》一部。”(《臣轨序》)全书分上、下卷,上卷五章:同体章,论臣主同体、上下协心;至忠章,论忠臣事君尽心尽力;守道章,论君子恪守忠孝之道;公正章,论忍所私而行大义;匡谏章,论忠臣必谏其君。下卷五章:诚信章,论上下通诚而相信不疑;慎密章,论修身谋虑不可不慎之又密;廉洁章,论恭廉守节之可贵;良将章,论爱兵、用兵之道;利人章,论为臣忠者必先利民。长寿二年(693),罢举人习《老子》,改以习《臣轨》。该书约于金灭北宋之际散佚,直至晚清始见日本“佚存丛书”活字版,刊入“宛委别藏”、“粤雅堂丛书”三编。20年代中,罗振玉又作校记一卷,刊为“东方学会丛书”初集。

猜你喜欢

  • 豳风概

    一卷。明蒋如苹编。蒋如苹,字号生平均不详。著有《[万历]容城县志》。此集乃其官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时采历代歌诗之有关于风土者,汇为一编,刻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共七十余篇,首冠以豳风七月之诗。

  • 华阳洞稿

    二十二卷。明张祥鸢(1522-1586)撰。张祥鸢,字道卿,别号虚斋,江苏金坛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著有《华阳洞稿》。是编凡二十二卷。文十三卷,诗九卷。前有万历十七年(158

  • 太仓州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末王祖畲、钱溯耆等纂修,王祖畲续纂。王祖畲(1842-1918),字岁三,号紫翔,清镇洋县(今属太仓县)人。光绪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河南汤阴知县。返里后历主本县及宿迁、

  • 文献大成

    见《永乐大典》。

  • 名原

    二卷。清孙诒让(1848-1908)撰。诒让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官刑部主事,后五试礼部不遇,遂专意古学,潜心著述。主要著作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札迻》、

  • 谈艺珠丛

    二十七种,四十五卷。清王启原编。王启原字君豫,上海人,生卒年不详。王启原学术、诗文均善长。此丛书所收为历代诗话著作。据其自序云:“盖自梁刘勰有明诗之篇,钟荣品诗遂详派别,唐人好言类格,而表圣之品,犹能

  • 振鹭集

    一卷。明陈镐编。会稽(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弘治十六年(1503),孔子六十二代孙袭封衍圣公孔闻韶入觐京师,事毕将还,朝臣咸赋诗赠行。馆阁自大学士刘健以

  • 洪北江先生遗著

    三十二种,二百二十二卷。清洪亮吉(详见《春秋左传诂》)撰。洪亮吉著述甚多,有以单行本刊行者,也有辑多种为一帙本,如《续刻北江遗书》,仅收五种,附其子洪贻孙二种。收书最全者则为本丛书,是研究洪亮吉学术思

  • 古佚小说丛刊初集

    三种八卷。陈乃乾(1896-1979)编。陈乃乾,浙江海宁人,历任上海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北京出版社编辑、上海市文献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局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编纂等职,在版本学、目录学、索引学方面有突出成

  • 周易姚氏注

    一卷。辑佚书,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姚信字德璠,吴兴人,官至吴太常卿(《七录》云字元直),其事不见于《三国志》。此书据《经典释文·叙录》为十卷,《七录》作十二卷。《隋书·经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