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航澥遗闻

航澥遗闻

一卷。明末清初人任光复撰。任光复,字廷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生卒年月不详。明鲁王时任光复曾官太常寺卿,后降清,归里教授终老。《航澥遗闻》记顺治三年(1646)六月鲁王监国于台州,后死于金门,至任光复出降于清时止。书中任颖眉即任光复,盖为任光复原名号。任光复曾为鲁王监军职方郎中,身历诸事,故于鲁王诸臣情形及舟山、崇明、京口抗清战役记载详尽,对郑成功、张煌言、张明振及鲁王监国诸臣死于难者情形亦记载较详,尤于鲁王诸臣互相倾轧及张明振忠心报国情形直书不讳。任光复为明末遗民,长于文笔,《航澥遗闻》为其归里后追忆见闻所记,记鲁王监国在顺治三年(1646)六月,顺治三年(1646)系顺治二年(1645)之误。《罪惟录》记鲁王监国于绍兴在顺治二年(1645)七月,《南疆逸史》记其在闰六月,盖鲁王监国初于台州,确系六月,而后移驻绍兴,故诸书记载其时地先后及月日多有不同。《航澥遗闻》原书有题作“汪光复”撰,“汪”字系“任”字之误。书名“澥”即“海”字,系避鲁王以海之讳。《航澥遗闻》又名《航澥遗文》,有《荆驼逸史》本,又有《鲁王纪事》传抄本,原题任光复东顽撰,即《航澥遗闻》一书,该书前有小引,为任光复自撰,以诗铭志,为《荆驼逸史》本不载。又有北京图书馆藏《明季野史三十四种》传抄本,作《续明季遗闻》,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作《明季续闻》,与《航澥遗闻》内容略同,谢国祯认为“恐系一书”(《增订晚明史籍考》),均题作汪光复撰。

猜你喜欢

  • 复初斋文集

    三十五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北京大兴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内阁学士。精心汲古,金石、谱录书画、词章,皆能摘抉精审;书法冠绝一时,海内求书碑

  • 善行录

    八卷。续录二卷。明张时彻(生卒不详)撰。张时彻,字维静,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号东沙,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著有《芝园定集》、《明文范》、《摄生众妙方》、《救急良方》等。《

  • 群书纂类

    十二卷。明袁均哲(生卒年不详)撰。袁均哲字庶明,建昌(今属四川省)人。正统中官郴州知州。此书为临江张九韶《群书备数》补其缺遗,加以注释。共十三门,一百二十三事,一千四百三十四条。

  • 麟书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汪若海(1101-1161)撰。汪若海字东叟,一说号东叟,歙州(今安徽歙县)人。靖康元年(1126)为太学生,金人攻扰,应诏上书,擢高等。二帝北迁、高宗即位,迁江南经制使,监登闻检院

  • 东西两晋志传

    十二卷。不题撰人。据序,知编撰者实即序作者杨尔曾,此说亦有存疑。杨尔曾,字圣鲁,号雉衡山人,又号夷白主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小说家,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作品有《东西两晋志传》、《东西两晋演义》、

  • 彭比部集

    八卷。明彭辂(约1561前后在世)撰。彭辂字子殷,浙江海盐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南京刑部主事,以察典罢归。著有《彭比部集》。是集乃其子彭润宏所编。共八卷。焦宏称:“其于七子盛

  • 玉剑尊闻

    十卷。清梁维枢著撰,梁维枢,字慎可,真定常山(今河北曲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间举人,官工部主事。梁维枢为人怡爽轩豁,少年好牧猎,声酒驰逐燕赵之郊,折节读书,官禁林,被党锢,志气不少挫。归所居雕桥庄

  • 莲史辑佚

    十二种,二十卷。清方珣编。方珣,生卒年不详,丛书原题香莲博士方珣,字陶家,又字尔后;又题评花御使方珣,字荔裳,又号金园。所收著作均关于女子缠足之事。如唐夏侯沈《香闺韵事》一卷、《熙宁新定时服氏》一卷、

  • 公孙龙子

    三卷。公孙龙(约前325-前248)撰。公孙龙,战国时期赵人。公元前284年,他曾以游学者的身份到过燕国,劝燕昭王息兵。公元前257年在赵国见过赵惠王、邹衍、孔穿诸人,可见他与邹衍、庄周为同时代人。公

  • 李元宾文编

    三卷。《外编》二卷。唐李观(766-794)撰。李观,字元宾,陇西(今属甘肃)人。李华之从子。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与韩愈、李绛、欧阳詹、王涯、冯宿等同榜,时称“龙虎榜”。九年(793)又登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