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苏氏演义

苏氏演义

二卷。唐苏鹗(生卒年不详)撰。鹗字德祥,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光启年间登进士第。著有《杜阳杂编》三卷,所记多为边地民情、奇珍异宝、海外秘闻等。《苏氏演义》是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该书原十卷,今本止二卷,系清四库馆臣辑自《永乐大典》。书内多经传、词语、名物、制度辨证,包括不少有关制度、器服、音乐和自然现象的资料,足资参考。书中所言,与世传魏崔豹《古今注》、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多相出入。清人修《四库全书总目》,据之认为《古今注》已佚,马缟《中华古今注》为抄袭之作,足见其文献价值极高。陈振孙著《直斋书录解题》,称其“考究书传,订正名物,辨证伪缪,可与李涪《刊误》、李济翁《资暇集》、邱光庭《兼明书》并驱,实非虚语。现存的主要版本有:《函海》本,艺海珠尘本,宋尤梁溪本二十卷,别本函海本,《说库》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周易述闻

    一卷。清林庆炳撰。林庆炳字耀如,侯官人。官至广东侯补盐大使。此书摭取易义十八事,荟萃群言,并折衷旧说抒发己见。尤其是对王引之批评最为严厉的郑玄爻辰法,虞翻旁通说等,更是极力维护,故其说往往渊源古义,虽

  • 少陵诗格

    一卷。宋林越(约1147年前后在世)撰。林越,又作林钺,括苍(今浙江括苍)人。生卒年均不详。著有《少陵诗格》、《汉隽》已著录。此编以杜诗之句重新编排,牵强附会之处甚多。如《秋兴八首》第一首为接项格,有

  • 思补斋文集

    四卷。清刘星炜(1718-1772)撰。刘星炜字映榆,号圃三。江苏武进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侍讲,曾督广东、安徽学政,官至礼部侍郎。精选学,工骈体文。与袁衍、邵齐焘、孔广

  • 古文尚书舜典注

    一卷。晋范宁(339-401年)撰。清马国翰辑。范宁字武子,南阳顺河(今河南淅川东)人,东晋经学家,官至豫章太守。范宁治经反对何晏、王弼之玄学,推崇儒学,所著《春秋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穀

  • 子史汇纂

    二十四卷。明冯廷章(生卒年不详)撰。冯廷章字子建。常熟(今属江苏)人。此书分二十四类,每类之中又别立若干子目。虽然书以“子史”为名,而又兼采词赋。书中自序谓“一尺之箠,方寸之木,无或遗弃。又谓“上极天

  • 史籀篇疏证

    一卷,叙录一卷。近代王国维撰。参见《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史籀篇》是见于著录的中国最早一部字书。《汉书·艺文志》小学类首载《史籀》十五篇,自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又云:“《籀篇》者,周时

  • 免园草

    六卷。明曹乾学(约1585年前后在世)撰。曹乾学,字叔骥,江苏太仓人。生卒年不详。乾学与王世贞为姻亲。又与赵宦光辈友善。此集中多游览酬赠之作。四库编者曰:“其诗不尽落娄东窠臼。然边幅窘束,则才地限之。

  • 古韵论

    三卷。清胡秉虔撰。胡氏生平,见“说文管见”。是书分三卷,无目录,亦无次第,盖为胡氏读韵书之札记,非论著也。大旨在述评郑庠、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严可均诸家之说,就《诗经》用韵及《说文》谐

  • 五总志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吴炯(生卒年不详)撰。吴炯生平事迹不详。唯《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绍兴十三年(1143)七月,吴炯为枢密院编修官,八月,改任浙西提举。其余仕履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吴炯自序,题建炎庚戎(

  • 续穀梁废疾

    三卷。民国吴树荣(详见《续左氏膏肓》)撰。吴树荣治公羊家学,服膺何休。何休是东汉著名今文经学家,撰有《左氏膏肓》、《公羊墨守》、《穀梁废疾》三书,尊公羊而排二传。吴树荣仿何休之意,为三书分别作续,《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