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薛涛李冶诗集

薛涛李冶诗集

二卷。唐薛涛、李冶撰。薛涛,蜀中妓。李冶,乌程女道士。生卒年均不详。薛涛与元稹相唱和,李冶也曾与刘禹锡游,均为中唐人。《书录解题》载薛涛诗一卷,李冶诗一卷,至清皆不传。此本为后人钞撮而成。涛集中如《闻道边城苦》一首,兼载洪迈《唐人万首绝句》,计有功《唐诗纪事》、杨慎《升庵诗话》之说,一诗两见。又《唐诗纪事》之五离诗,《唐摭言》之十离诗,乃一事讹传,其文互异亦相连并载。其编辑颇为详慎。附以补遗三篇,又采摭涛传及诸书所载事迹,考证亦殊赅备。冶集仅诗十四首。然其中《恩命追入留别唐陵故人》一首,究其词意不似冶作,大概是好事者欲搜汇冶诗与涛相配,若于其诗太少,摘取他人诗篇补充而成。涛《送友人》及题《竹郎庙》诗,为向来传诵。然如《筹边楼》诗曰:“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南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冶诗以五言擅长,如寄校书七兄诗、送韩揆之江西诗、送阎二十六赴剡县诗,置之大历十子之中,不复可辨。其风格又远在涛上,未可以篇什之少弃之。有汪如藻家藏本。

猜你喜欢

  • 续金华丛书

    六十种,四百九十六卷。民国胡宗楙编。胡宗楙,浙江永康人。为胡凤丹之子。胡宗楙承其父志,搜访乡邦著述,成此丛书。仍按四部排列,每部内则以年代先后为序,计经部五种,史部七种,子部十三种,集部三十五种,除古

  •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 宋书

    一百卷。梁沈约(411-513)撰。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史学家、文学家。沈约靠母亲抚养成人,历任宋、齐、梁三朝显宦,“该悉旧章,博物洽闻”(《梁书·沈约传》)。宋时为尚书度支

  • 说文段注订补

    十四卷。清王绍兰(1760-1825)撰。绍兰字畹馨,号南陔,晚年自号思惟居士,萧山(今属浙江)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学以许慎、郑玄为宗,于《仪礼》、《说文》致力尤深,著述宏

  • 言子

    三卷。宋王(生卒年不详)编。字仲潜,一字伯晦,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至左丞相,因与陈宜中不协而去,生平清修刚劲,度宗时曾诏充上蔡书院山长。陈振孙《书录解题》云,言偃

  • 九国志

    十二卷。宋路振撰。路振字子发,湖南湘潭人,幼年颖悟,五岁即能通《孝经》、《论语》。淳化年间考取进士甲科,授为邠州通判,大中祥符初年升为太常博士,左司谏,擢知制诰。文辞温丽,在当时为人所称道,尤长于诗咏

  • 方麓集

    十六卷。明王樵(1521-1599)撰。王樵,字明逸,号方麓,金坛(今属江苏省)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历刑部员外郎、山东佥事,官至右都御史。樵邃于经学,《易》、《书》、《春秋》等皆有纂述

  • 然后知斋四书五经答问

    二十卷。清梅冲(生卒年不详)撰。梅冲字抱村,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梅谷成之孙。嘉庆举人。梅冲少承庭训,粗闻先人结论,未能竟学。后从李云门游,稍得门径。除本书外,尚著有《庄子本义》二卷、《勾股浅术》一

  • 韩诗翼要

    一卷。汉代侯芭撰。清代马国翰辑。据《汉书·杨雄传》和《艺文类聚》,侯芭是河北钜鹿县人,著名词赋家杨雄弟子,杨雄去世后曾为之起坟守孝三年。《隋书·经籍志》称《韩诗翼要》十卷,侯包撰,《诗正义》引作侯苞,

  • 味根轩韵学

    见“古今中外音韵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