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衡阳县志

衡阳县志

①四十卷,首一卷。清阎肇烺等修,马倚元等纂。阎肇烺,昌乐人,曾任衡阳县知县。马倚元,邑人,曾任广东钦州知州、翰林院庶吉士。衡阳县志,康熙年间曾两修,雍正年间再修,至乾隆年间知县陶易则已四修。此志则续陶志而作。《衡阳县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共四十卷首一卷,卷首曰序例、目录等。分为:卷一,舆图。卷二,星野。卷三,建置、沿革。卷四,疆域、形势。卷五,山川。卷六,津梁。卷七,城池。卷八,户口。卷九,田赋。卷十,物产。卷十一,风俗。卷十二,公署。卷十三,职官。卷十四,名宦。卷十五,盐法。卷十六,蠲政。卷十七,学校。卷十八,典礼。卷十九,兵制。卷二十,驿传。卷二十一,武功。卷二十二,选举。卷二十三,封荫。卷二十四,祠庙。卷二十五,古迹。卷二十六,藩封。卷二十七,故宫。卷二十八,冢墓。卷二十九,人物。卷三十,隐逸。卷三十一,流寓。卷三十二,列女。卷三十三,方技。卷三十四,仙释。卷三十五,祥异。卷三十六,金石。卷三十七,典籍。卷三十八,艺文。卷三十九,僭窃。卷四十,杂识。此志星野、建置、疆域、田赋各门,纪载均极翔实可观。又如金石之碑记,典籍之书目,艺文之诗赋,采辑亦宏富靡遗。然此志文笔简陋,无足称述。② 十二卷。清罗庆芗修,彭玉麟等纂。罗庆芗,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曾任衡阳县知县。彭玉麟,(1816-1890),麟又作麐,字雪琴,邑人。咸丰三年(1853)从曾国藩创湘军水师,任营官。次年率水师在湘潭战胜太平军,以知县用。后配合陆军攻陷兵州、武汉、田家镇,升同知,以知府记名。湖口战役中,所部被太平军击溃。五年重建内湖水师,擢广东惠潮嘉道。后参加围攻九江、安庆,加布政使衔。十一年攻陷湖北孝感,晋广东按察使,又陷黄州,擢安徽巡抚。同治元年(1862)任水师提督,东下围天京(今南京)。天京陷落后,加太子少保。四年命筹商水师善后事宜。七年会同曾国藩奏定长江水师营制。十一年命巡阅沿江水师。光绪七年(1881)令署两江总督,九年令署兵部尚书,均已衰病辞。《衡阳县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此志搜采宏富,图表精审,邑志中不多见。

猜你喜欢

  • 十三经义疑

    十二卷。清吴浩(生卒年不详)撰。浩字养斋,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此书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进行辨析。对经文的疏证,虽偶有可采,大多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往往顾此失彼,不知变通之理,错讹颇多

  • 柳庄先生诗集

    一卷。明袁珙(1335-1410)撰。袁珙,字廷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其精相人之术。永乐初拜太常寺丞。所居多植柳树,故人称柳庄先生。袁珙本士族,其父彦章仕元为翰林国史检阅,世称菊庄先生。袁珙博学多

  • 路政汇钞

    四卷。清锡良撰。锡良,蒙古镶蓝旗人,拜日特氏。同治进士。历任知县、知州,沂州府知府、湖南布政使、闽浙总督,四川总督等。是书前有清安徽巡抚冯煦之序,具言编书原委。其卷一为纶音、奏章、禀牍、条约、论说,卷

  • 锦带补注

    一卷。旧本题宋杜开撰。天一阁藏本多前序一篇,不著撰人名氏。本书谬误较多。如开卷注昭明太子四字曰:姓萧,名普,字子施,昭明者,号也。似未读史书。其他,如所引《论语》: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以文会友;诗:中心

  • 隰西草堂集

    十二卷。明万寿祺(1603-1652)撰。万寿祺,字年少,一字介若、内景。江苏徐州人。崇祯三年(1630)举人。明亡后隐居浦西。他身著僧衣,自名慧寿,号明志道人,或曰寿道人,而饮酒食肉如故。与阎尔梅合

  • 素问钞补正

    十二卷。元滑寿(详见《难经本义》)编辑,明丁瓒(生卒年不详)补正。丁瓒字点白,江苏镇江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温州府知府。丁氏因时医多不习《内经·素问》,滑寿《素问钞》久传多误,故根据滑氏旧本,重新加以

  • 庭帏杂录

    二卷。明袁衷(生卒年不详)撰。袁衷字秉忠,东莞(属广东省)人。正统进士,授户部主事。历悟州府知府,改平乐府、永州府,所至公正廉明,百姓蒙其惠。袁衷尤长于诗文。著有《庭帏杂录》、《竹庭稿》等。此书是袁衷

  • 六经天文编

    二卷。宋王应麟(详见《郑氏周易注》撰。是编集录六经中有关天文的文字并加以解说。以《易》《书》《诗》所载为上卷,《周礼》《礼记》《春秋》所载为下卷。除六经中星象外,凡阴阳五行风雨以及卦义,皆汇集其中。解

  • 前明忠义列传

    三十二卷。清汪有典(生卒年不详)撰。有典字起谟,一字订顽,安徽无为人。该书记明代忠义之士,仿太史公司马迁列传体,取名《史外》。书中所记,大半为正史所末及。议论激切,记载详慎,惟稍嫌冗杂,卷二十八标题布

  • 云谷卧余

    二十卷,续八卷。清初张习孔(生卒年不详)撰。习孔字念难,歙县(今属安徽省)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山东提学佥事。《云谷卧余》多为议论之语,而缺乏考证之据。且刚愎自信,主观臆断,对杜甫诗文、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