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论学制备忘记

论学制备忘记

一卷。清段玉裁(1735-1815)撰。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乾隆举人,至京师,师事戴震,后任巫山县知县,以父老引疾归,居苏州枫桥闭门著书三十余年,著有《六书音韵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训故传》、《经韵楼集》等书,是清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和经学家。《论学制备忘记》是段玉裁针对顾氏的《学制备忘记》提出小学必设在西郊一处,而不能设在四郊之观点,列举历史上大量四郊有学之例以驳斥之。在书中段氏引用刘芳、崔露恩的观点:大学在国中,小学在四郊,认为这是不刊之论。据周礼记载,地方官即有乡大夫、遂大夫。段玉裁指出,在经书中少见近郊记载,但经文称远郊为四郊,郊之内为六乡,至郊百里之外为野,野之内为六遂。在经文中常以国中、四郊并提。接着段玉裁举出四郊有学的例证来阐述其“学主四郊”之论,段氏的四郊之学主张合乎当时的教育需要,而顾氏认为小学专设于西郊,未免偏颇迂腐。有《昭代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金石萃编校字记

    二卷。罗振玉撰。罗振玉,详见《殷虚书契》条。本书成于光绪十一年(1885)。王昶著《金石萃编》时,已近暮年,眼睛有病,视力衰退,靠门下为其检阅史料,故未能精到。罗振玉校正《金石萃编》中碑志一百三十种,

  • 邺中记

    ①一卷。见于《隋书·经籍志》,为晋国子助教陆翙撰。惟记载石虎之事、后人再加以补摭邺都故事,而并为一卷。是书虽然篇帙不多,然而叙述典核,皆有考证的价值。今书散见于永乐大典中,其中搜罗荟粹,以诸书互相引证

  • 幽居录

    三卷。撰者不详。此书诸家书目均未著录,惟《四库全书》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四库全书总目》考:检勘全书,乃全载宋周密《齐东野语》第六卷至第十卷全文,且无一字异同,惟叙述次第稍有颠倒,因此该书是伪书。《四

  • 洞灵真经注

    见《亢仓子注》。

  • 友论

    见《交友论》。

  • 郑氏婚礼

    一卷。汉郑众(详见《周官解诂》)撰,清马国翰辑。汉平帝下诏命令刘歆等杂定婚礼,四辅公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属,都按照礼来娶迎,立轺併马。(见《通典》五十八。)可见,汉人时曾经杂定婚礼,是书有百官六礼辞,可能

  • 樗隐集

    六卷。元胡行简撰。简字居敬。新喻(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至正二年(1342)进士。授国子监助教,历官翰林修撰、江南道御史、江西廉访司经历。元末农民战争爆发,行简乞归乡里,教授经学。行简文章以“冲和

  • 地理大全

    一集三十卷、二集二十五卷。明李国木(生卒年不详)撰。李国木,字乔伯,汉阳(今属湖北省)人。此书是李国木编撰的堪舆类图书集成。全书分一二两集。其第一集第一、二卷为晋郭璞《葬书》;第三至六卷为唐邱延翰《天

  • 理董许书

    十卷。清龚橙撰。龚橙的生平著述,见《六典》。是书之作与《六典》同,意在改正许书。谓周官保氏教国子之六书,“一曰文,《虞书》谓之象。叔重称包羲氏之王天下,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 万源县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刘子敬修,贺维翰纂。刘子敬,曾任万源县县长。贺维翰,天彭人,清翰林院编修。其志清初始于程溥,而书不传。嘉庆中李恒嘉复事编纂,书又毁于兵燹。光绪邑令杨汝偕手辑太平县志十卷,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