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考校注

诗考校注

一卷。宋王应麟(1223-1296)撰,清卢文弨(1717-1796)增校。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今浙江宁波)人,淳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精于经史、地理,善长考证,著作极多,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类稿》二十三卷、《掖垣类稿》二十二卷、《汉艺文志考证》十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通鉴答问》四卷、《困宁纪闻》二十卷、《蒙训》七十卷、《集解践阼篇》六卷、《补注急就篇》六卷、《补注王会篇》十卷、《小学绀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词学指南》四卷、《词学题苑》四十卷、《笔海》四十卷、《姓氏急就篇》六卷、《汉制考》四卷、《六经天文编》六卷、《小学讽咏》四卷。文弨字召弓、矶渔,又字擎斋,晚号弓父,人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督湖南学政,曾主讲于浙江各书院,与著名学者戴震、段玉裁为好友。生平潜心汉学,精于校勘,所校《吕氏春秋》、《春秋繁露》、《孟子音义》、《荀子》、《逸周书》、《贾谊新书》、《韩诗外传》、《方言》、《精典释文》、《白虎通》等三十八种究其衍误,人称精审。著有《群书拾补》、《补正逸周书》、《抱经堂集》。齐、鲁、韩三家之诗,于汉武帝时立有学馆,曾兴盛一时,毛诗晚出,但有经学大师郑玄为之作笺,流传甚广,三家诗反渐渐湮没。《隋书·经籍志》云:“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应麟检诸书所引,集帙成书,以存三家佚文。又旁搜广讨异字异义,曰异诗,以附缀其后,每条各注其所出。所引韩诗较多,齐鲁两家仅寥寥数条。卷末别为补遗,以掇拾所缺。文弨增校是书,首列应麟原序,增加应麟书中未备者,各归本篇,录成清本,后有跋语。后又据通志堂所刊宋本《经典释文》及日本人山井鼎《七经考》再加补校。但现今所见之书,序跋俱不存,只在各条下增注出处,间有按语,且补入释文,当为后定之本。文弨此书未付梓,仅存稿本。

猜你喜欢

  • 泾县续志

    九卷,清阮文藻修,赵懋曜纂。道光初年,大府檄修通志,知县阮文藻,延邑人赵懋曜等,相于采辑,汇为一册,以备采择。此志称“续志”,卷一为学校、书院、坛庙、官署、桥梁、津渡、古迹、寺观;卷二为食货、职官表、

  • 襄如堂四书字体辨

    一卷。清于光华(详见《四书句读辨》)录。是书专为认场认清题字。为免犯规例起见,因就《裹如堂坊本》所辨四书白文中字体,摘录若干,均依字典校正,注明可从可不从。其中有不尽载者,也可依类而得。与通行临文便览

  • 单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王镛修,秦寅纂。王镛字闻达,河北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县)人。贡生出身,康熙四十六年(1707)任单县知县。秦寅字东旭,济宁人,举人出身,名孝廉。单县志创修于明隆庆三年知县夏维藩,再修

  • 八经类集

    二卷。明许獬(生卒年不详)撰。许獬字子逊,同安(今属福建)人。万历二十八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所谓“八经”,即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孝经、小学。许獬分采“八经”之词语,分类辑书。共分九类,即天

  • 齐孙子

    见《孙膑兵法》。

  • 有怀堂诗文集

    一卷。清田肇丽(约1701年前后在世)撰。田肇丽,字念始,户部侍郎田雯之子,山东德州人。官户部郎中。少以才高自傲,后屡试不中,故述怀诗有“惭非科名人”之句,为此耿耿于怀。其诗文均有抒胸臆,但品格只在一

  • 禹贡正解

    不分卷。清朱镇撰。朱镇字生白,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此书共参考了三十多种书,朱镇对于有异说的问题,只审定其中一说,以便节约篇幅,便于初学者阅读,但这种择定方式颇为不易。朱镇在“凡例”中说:“篇

  • 万国医方

    八卷。美国洪士提反(生卒年不详)译。书前有光绪十二年(1887)序,由序中可知洪士提反为传教士,曾在烟台施医。此书译自英国思快尔《本草集注》,又参考西方人所撰述的中国本草诸书,编辑而成此书。卷一为药名

  • 南充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袁凤孙修,陈榕等纂。袁凤孙,嘉庆十八年(1813)任南充县知县。明嘉靖年间,豫章刘侯、石溪韩司马同声相应,毅然秉笔修志,然其本今已不存。嘉庆十八年,袁凤孙掌南充后,为修志乘,广为搜集,

  • 金壶记

    三卷。宋僧适之撰。适之,生卒始末不详。《金壶记》一名取自《拾遗记》中传说。适之本有《金壶字考》一卷,收录多音字等,以类相从,上列其字而下列注音,条理清晰,眉目醒然。可是,《金壶记》却杂述书体以及善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