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引经异字
三卷。清吴云蒸(生卒年不详)撰。云蒸字小岩,安徽歙县人。此书取《说文》所引之经与今经不同者,分经罗列,依《说文》部次字次为序,每字首列篆文,次录所引经文,并考石经所从之字,凡通转、假借,悉加辨别,共计五百零二字。卷前有阮元、段玉裁序,称赞吴氏用力殊勤,考辨甚精。是书有道光六年(1826)山海棠轩精刊本,有《许学四书》本,有蟫隐庐石印本。
三卷。清吴云蒸(生卒年不详)撰。云蒸字小岩,安徽歙县人。此书取《说文》所引之经与今经不同者,分经罗列,依《说文》部次字次为序,每字首列篆文,次录所引经文,并考石经所从之字,凡通转、假借,悉加辨别,共计五百零二字。卷前有阮元、段玉裁序,称赞吴氏用力殊勤,考辨甚精。是书有道光六年(1826)山海棠轩精刊本,有《许学四书》本,有蟫隐庐石印本。
一卷。清吴廷康撰。吴廷康,字康甫,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卷首有李兆洛序言一篇。本书著录砖的拓本,上自秦朝,下到宋朝,有好几百件,而以三国两晋时居多。其中最希见并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为永嘉二年八月廿五日
八卷。明胡居仁(1434-1484)的讲学语录,由其门人,女婿余祐(1465-1528)编辑成书。胡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今属江西)人。师事吴与弼,不求功名,筑室山中,以讲学为事,寻主白鹿书院。著
四编十五章。姜亮夫著。姜亮夫(1902-)原名寅清,以字行,云南昭通县人。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后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语言文字学。1928年起任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1935年至1
三卷。清张云璈(1749-1829)撰。云璈字仲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年间举人,官湖南安福知县,后调湘潭,治湘潭五年,政绩显著,人称“张佛子”、“张青天”。归后以著述自娱,或登山玩水,或与诸文
一卷。唐张固撰。张固生卒年、籍贯、字号,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新唐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志》、《四库全书总目》均入子部小说家类。该书末有明顾元庆跋,称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十二卷。明吴仁度(?-1625?)撰。吴仁度,字君重,江西金溪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著有《吴继疏集》。其集初刻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该本为其六世从孙吴廷相所重编。凡《
二卷。清骆成駫撰。成駫,资中(今属四川省)人。该书研究《左传》中的凡例。据晋人杜预说,《春秋》“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春秋序》),总结出
十卷。清梁园棣修,郑之侨、赵彦俞纂。梁园棣,字友华,山西灵石县人。举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八年、三十年三任兴化知县,咸丰二年调任江都县。郑之侨,江苏吴县人。举人,道光二十五年任兴化县教谕。
二十一卷。明贺泰(生卒年不详)编。贺泰字志同,吴县(今属江苏)人。宏治己未( )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福建。此书杂采唐文,所见颇为隘陋。然据林瀚序称有《两汉文鉴》、《宋文鉴》,惟《唐文鉴》缺焉。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