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引经考

说文引经考

二卷。清吴玉搢(1699-1774)撰。玉搢字籍五,号山夫,晚号顿研、钝根,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廪贡生,官凤阳府训导。仕途不顺,遂潜心于金石文字之学,著述尚有《别雅》、《金石存》、《六书述部述考》、《六部叙考》、《天发神忏碑考》等。此书旨在考《说文》引经与今本之同异。吴氏自序云:“《说文解字》十五卷所引诸经数千余条,案其同异,大约参半。前人间有说者,多以不合于今本,类訾其纰缪,或但以为讹误而已。搢窃疑之,用是反复推勘,参以昔贤经解,博考释文所列诸经异本,并及鼎彝碑版、班马文字、字书偏旁,考证韵书音读通转。久乃恍然有悟,知许氏故非尽冯臆改变,亦非尽别风淮雨,概归狱于传写之咎也。”于是取《说文》所引之经,与今本校其异同,有与今本异而实同者,有可与今本并行不悖者,有今本显失不能不据《说文》以正其误者,皆一一标出。虽未尽当,大致颇足观。全书计一千一百一十二条。群经之外,有《山海经》、《国语》、《楚辞》、《五行传》、《墨子》、《吕氏春秋》、《韩非子》、《韩诗外传》、《甘氏星经》,《司马法》,杨雄赋、司马相如赋等计三十六条。其中有四百条未加考释,所以吴书实为引经考者六百七十六条。《续修四库提要》云:“玉搢尽取《说文》引经之异同,论列考订,于经师授受之各殊,篆隶相承之递变,形声相近之通假,颇能得其大概。虽许氏之书古义烂然,又能详稽博辨,多所发明,于读经者亦不无裨补也。”(杨钟羲)此书道光元年(1821)由仪征程赞咏刊刻,补吴所漏二十四条于后。光绪二年(1876)王闿运重校,光绪八年扬州饶氏重刊,是本错字较多。另有《咫进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谷园摹古法帖

    十八卷。清孔继涑辑。孔继涑字信夫,号谷园。孔子六十九世孙,书家张照之婿。张照以书名天下,孙继涑传其法,书学既深,收藏亦富。此取前碑帖重刻,故曰摹古。无卷数次弟,唐李邕《麓山寺》、《李思训碑》各一卷,《

  •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一卷。元刘鉴编撰。简称《切韵指南》。刘鉴字士明,关中(今陕西一带)人。另著《经史动静字音》,未见传本。刘氏生平不详。据其自序,此书成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自序云:“仆于暇日,因其旧制,以成十

  • 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

    一卷。梁释智恺(535586)撰。智恺,俗姓曹,住杨都寺,受业于法泰,后依真谛三藏。于天嘉四年(563)翻译摄论,次年翻译俱舍,并作疏注经,共达上百卷。《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印度马鸣著。梁真

  • 崇祯阁臣行略

    一卷。明陈盟撰。陈盟号鹤滩,富顺(今属四川)人。生卒不详。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加礼部尚书。该书专门记载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一朝阁臣事迹。共收五十人。书中首列阁臣年表,然后

  • 法家裒集

    明无名氏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明苏祐题辞,称从史陈永以是集见,曰司台司籍潘智手录,因命补缀,付之梓。”潘智为何许人,不得而知。书中设为问答、剖析、异同等部分,主要讲述法律及实际执法等问题。《法

  • 纪闻类编

    四卷。明窦文照(生卒年不详)撰。窦文照,字子明,秀水(今浙江省秀水县)人。万历中官光禄寺典簿。此书共四卷,每卷分六类,大致属格言类书。书末有朱国祚跋,极称窦文照之孝行。内容无甚可采。

  • 草阁集

    六卷。《拾遗》一卷。《文集》一卷。附《筠谷诗》一卷。明李昱(约1367前后在世)撰。李昱,字宗表,号草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著有《草阁集》。李昱元季避战乱于浙江永

  • 敬孚类稿

    十六卷。清萧穆(1835-?)撰。萧穆,字敬孚,安徽桐城人。尝在塾中读刘大櫆选《唐宋八大家文约选》及其批注,深玩研索,悟得古文义法,颇好文辞。其后受学于方宗诚,又学考据校勘于钱仪吉,学识日进。咸丰三年

  • 说文审音

    十六卷。清张行孚撰。参见《说文发疑》。是书卷一为《古音源流考》,卷二为《切字要例》,卷三为《九声总佸图说》,卷四为《广韵古分十二部说》,卷五为《同音类聚凡例》,卷六为《东冬钟江四字同音类聚》,卷七为《

  • 雨花香

    四十种。清石成金撰。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别署良觉居士,江苏扬州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当顺治至雍正年间在世。清初小说作家,今日存其所著小说有《雨花香》和《通天乐》。白话短篇小说集《雨花香》全名《新刻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