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诸经纬遗

诸经纬遗

一卷。清刘学宠辑。刘学宠,生平事迹不详。《诸经纬遗》全取之于元末明初的陶九成(守仪)《说郛·卷五》一书,共收四十篇:《易川灵图》《易通卦验》《尚书璇玑钤》《尚书帝命朝》《尚书考灵耀》《尚书中候》《诗含神雾》《诗纪历图》《春秋元命苞》《春秋运斗枢》《春秋文曜钩》《春秋合诚图》《春秋孔演图》《春秋说题辞》《春秋感精符》《春秋潜潭巴》《春秋佐助期》《春秋纬》《礼稽命征》《礼含文嘉》《礼斗威仪》《大戴礼逸》《乐稽耀嘉》《孝经援神契》《孝经钩命决》《孝经左契》《孝经右契》《孝经内事》《龙鱼河图》《河图括地象》《河图稽命征》《河图稽耀钩》《河图始开图》《洛书甄耀度》《遁甲开山图》《易飞候》《易洞林》《春秋后语》《五经析疑》《五经通义》。篇首有引言云:“所不载者,以见于他丛书。今以较孙珏《古微书》,其《易川灵图》《诗纪历图》《春秋纬》《大戴礼逸》《遁甲开山图》《易飞候》《易洞林》《春秋后语》《五经析疑》《五经通义》诸种,皆孙书所无。其为孙书所有者亦各有异同详略。然《春秋后语》乃全录《战国策》,且有两书相复者,又有一书前后自相复者,又有连录注文者。其脱误之多,就更不必说了。纬书虽记录了一些古代神话和天文、历法、地理学科学史料,但内容大多为奇特怪诞的神学迷信,可谓儒家经学的变异。谓经纬曾经隋炀帝焚毁大多失传,后来历朝都有辑佚。刘学宠是在明代孙谷《古微书》的基础上进行补遗的。经学家对诸经纬的津津乐道,也反映了晚清时期经学的没落。有青照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复堂易贯

    无卷数。清于大鲲撰。大鲲字南溟,号复堂,直隶(今河北)河间人,乾隆间岁贡生。李达天作序谓此书“不列图象,不牵伏互,不胶先人,不列成说,推陈出新,独寻真面,缀属成文,期于言简意赅,贯通经义而止。”此书摒

  • 自娱吟草

    四卷。清金廷桂撰。生卒年未详。金廷桂字染香,自号石顽,江苏常熟人。诸生。生平勉学笃行,味道守真,喜读马班三史,于班书尤熟,成《三史札记》二十卷。其诗稿甚富。沈曾植为选一百八十五篇。金廷桂年逾八十,手定

  • 春及堂诗集

    四十三卷。清倪国琏(约1745年前后在世)撰。倪国琏字穗畴,一字子珍,浙江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八年(1730)进士,入翰林,官至给事中。国琏能弹琴、工画山水,工诗。是集凡《竹立园集》一卷、《南隐

  • 元祐党人传

    十卷。清陆心源(1834-1894)撰。心源字刚甫,一字潜,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咸丰举人。清代著名藏书家,刻有《十万卷楼丛书》。曾任广东高廉兵备道,光绪时官至福建盐运使。北宋元

  • 读经笔记

    三十六卷,续笔记二十卷。清管凤苞(生卒年不详)撰。凤苞字桐南,一字翔高,晚号长耐老人,浙江海昌(今海宁)人。康熙己丑进士,官直隶高阳知县,以事罢归。除本书外,还著有《三礼纂要》(一作《三礼纂疑》)二十

  • 江忠烈公遗集

    二卷。清江忠源(1812-1854)撰。其事迹见《江忠烈公后集》(辞目)。是编首载左宗植题辞称:“忠源之所言者皆其所行,他人不能为其人,宜不能为其诗。”是集凡数刻,早为咸丰五年(1855)一卷本;次为

  • 对问编

    八卷。明江应晓(生卒年不详)撰。江应晓,字觉卿,徽州(今安徽省歙县)人。嘉靖末官涪州州判。此书取史籍所载天文、地理、人物、杂事,分条立说,议论多偏驳不纯。书首有江应晓自序一篇,文字颇为聱牙,内容无甚可

  • 焦氏说楛

    见《说楛》。

  • 读说文证疑

    一卷。清陈诗庭(生卒年不详)撰。诗庭字画生,号妙士,嘉定(今上海市)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授知县,不就。是书于《说文》不可解说之处,则引群书以求确解。如“莍茮徽实,裹如表”者,“裹如表”不可解

  • 三传折诸

    四十四卷。张尚瑗(生卒不详)撰。张尚瑗字宏蘧,又字损持,吴江(今属江苏)人,清代经学家。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官兴国知县。张尚瑗曾师从朱鹤龄,治《春秋》经传之学。朱氏曾作《读左日钞》,张氏仿其师作《三传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