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贞观公私画史

贞观公私画史

一卷。又称《贞观公私画录》,亦简称《公私画录》。唐裴孝源撰。裴孝源,其生卒年及里贯不详,生活在贞观显庆年间,曾官至中书舍人、吏部员外郎。按《新唐书·艺文志》记载,裴孝源有《画品录》一卷,现已传佚;据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也以引裴孝源画录最多,却都不是此书,故裴孝源可能有另一本记载贞观显庆年间画家品第书籍。裴孝源在《贞观公私画史》序中阐述了此书之成因及目的,当时大唐汉王元昌颇好画道,且“天植其材,心专物表,含运覃思,六法俱全,随物成形,万类无失”,每当闲暇、饮宴之时,经常与好画之群臣“商榷精奥”,其中又尤其对裴孝源推重,便命裴孝源对魏晋以来的前贤遗迹加以整理,并且品评其水平高下,列出先后顺序。该书所收画幅“起于高贵乡公,终于大唐贞观十三年秘府及佛寺并私家所蓄,共二百九十八卷,屋壁四十七所,目为《贞观公私画史》”。可见,是编旨在著录贞观以前古画名目,兼评其品格高下。而实际上,其收录始于南朝宋之陆探微,所列亦皆隋代收藏之官本,非为“秘府”、“佛寺”及“私家”所蓄,壁画亦仅止于隋朝。《画史》实际上所收录的卷(幅)数目亦与序中之“二百九十八卷”不相吻合,书中实际只有二百八十九卷。而且其中亦有乖误,如“右十二卷并摹写本非陆(探微)真迹”,可其右所列仅为十一卷,殆因年代久远,传抄有误。《贞观公私画史》体例清晰,先列画名,后列作者,按其品格高下序次,并按南朝梁官库藏画目录即《太清目》一一检收。《太清目》今已不存,故考隋前之古画名目,皆以此为本。《贞观公私画史》亦为赏鉴家之祖本,是我国绘画史上重要史书。该书有明《王氏画苑》本、《唐宋丛书》本、《续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及《美术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龙山县志

    ①十六卷,首一卷,清缴继祖修,洪际清纂。缴继祖,山东东平人,拔贡,嘉庆十五年(1810)任龙山县知县,二十二年(1817)复任县令。洪际清,教谕。《龙山县志》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共十六卷首一

  • 虎丘山志

    ①四卷。明文肇祉撰。文肇祉,字基圣,江苏人,文徵明之孙。《虎丘山志》明刻本,共四卷。分为十门。本志第一。泉石第二。庙宇第三。草木第四。流衍第五。人物第六。灵栖第七。释流第八。见闻第九。文辞第十。兹篇记

  • 宋文鉴

    原名《皇朝文鉴》。一百五十卷。宋吕祖谦(1137-1181)编。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州治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和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

  • 安仁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张景垣修,张鹏等纂。张景垣,高苑人,曾任安仁县知县。张鹏,邑人,拨贡,候选州判。安仁县志于明代已有三修。迄清康熙知县陈黄永一修,知县周元良二修,乾隆知县谭崇易三修,嘉庆知县侯

  • 松邻诗集

    四卷。《词》二卷。清吴昌绶(1810-1867)撰。吴昌绶生平(详见《松邻文集》)。此集诗词共六卷,本与文别行,刊后始并入松邻遗集。诗凡四卷。吴昌绶写诗酸楚沉痛,如:《断句如酬莫楚生》:“亡书积岁犹心

  • 国文法之研究

    金兆梓(1889-1975)撰。兆梓字子敦,号芚盦,浙江金华人。文史学家,早年从事教育工作。是书系金氏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授课时的讲稿,经整理而成。从语言实际出发,按照逻辑的要求,根据语句的结构方式,探

  • 周易张氏义

    一卷。辑佚书,晋张轨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张轨字士彦,汉常山王张耳十七世孙,官至凉州刺史。其事见于《晋书》本传及崔鸿《十六国春秋》。张璿《周易集解》中有《张轨易义》,列入二十二家中

  • 平水韵略

    五卷。金王文郁撰。详见“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 周易旧疏考正

    一卷。清刘毓崧撰。刘毓崧字伯山,一字松崖,仪征人。古人注书,一般并采两家以上之说,这样就不免有前后相互矛盾之处。唐孔颍达的《周易正义》亦不例外。故作者摭取《周易正义》中前后抵牾者共十八则进行了疏证,其

  • 泰山小史

    一卷。明萧协中撰。萧协中,字公鬴,泰安人。以荫授上林苑监丞。晋顺天府治中,崇祯末致仕。甲申农民义军攻城,城将陷,投井死。兹编为杂志,每首皆有序,故曰泰山小史。《泰山小史》原刻本,共一卷。兹篇各诗前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