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迩训

迩训

二十卷。明方学渐(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方学渐,字达卿,号本庵,桐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大理寺少卿。著有《桐彝》三卷等。《迩训》一书专载方学渐家乡人物的言行、事迹、交谊和他的先世可以效法的事迹的笔记小说。因为取材近在家乡故里,所以书名为《迩训》。共分为四十一类,门目比较繁碎,隶事亦不详述所出,古人的观念里这种书价值不高。有明刊本。

猜你喜欢

  • 五百家注音辩柳先生文集

    二十一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龙城录》二卷。《附录》八卷。宋魏仲举编。是书版式广狭,字画肥瘠,与所刻《五百家注昌黎集》无二致。是书前有评论、训诂、诸儒姓氏,但不足五百家。书中所引,仅有集

  • 问义轩诗钞

    二卷。《胜草》一卷。清庄纶渭(约1757年前后在世)撰。庄纶渭字对樵,号苇塘,武进(今江苏常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乾隆七年(1742)进士,官定海县知县。著有《问义轩诗钞》。是集为庄纶渭亲手编定。凡二

  • 史记疑问

    一卷。清邵泰衢撰。邵泰衢,字鹤亭。钱塘(今杭州市)人。雍正初年任钦天监左监制。他精研礼学,兼算术。著有《史记疑问》。《檀弓疑问》。《史记》成书后,班固议其宗旨,刘知几议其体例,而邵泰衢引异议一一论断。

  • 诗经乐谱乐律正俗

    三十一卷。乾隆五十三年(1788)奉敕撰。《诗经乐谱》三十卷,乾隆命皇子暨乐部诸臣,据文义以定宫调,援古证今,亲加指示。而于永言之徵旨,御定为一字一音,合于大音希声之义。并遵《律吕正义》体例,分列八音

  • 春秋三传通经合纂

    十二卷。明周统(生卒年不详)撰,清周梦龄、周毓龄增辑。周统字学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自号敦厚堂主人。周梦龄字蘧庄,周毓龄字问袁,周统的裔孙。该书前有明万历戊子(1588)郝敬序;又有《论略》若干则

  • 周易颂

    二卷。明方时化撰。该书是方氏《易》学的第二种。上下卷各有九十“颂”,前后泛言象数,中间除个别两卦共一颂外,大都每卦一颂。颂的内容仍不脱佛家宗旨,书之体例则欲仿焦氏《易林》。《四库全书总目》据江苏周厚堉

  • 双溪草堂诗集

    一卷。附《游西山诗》一卷。清王晋徵(约1694年前后在世)撰。王晋徵,字涵斋,安徽休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工诗,本集为王晋徵自定、自编,以编年为次。始于康熙十二

  • 伊滨集

    二十四卷。元王沂(生卒年不详)撰。沂字思鲁。真定(今属河北)人。延祐初进士。曾为国史院编修官、翰林待制。集中有“纶巾羽服卧伊滨”之句,集名伊滨,即源于此。“沂历跻馆阁,多居文字之职,庙堂著作,多出其手

  • 永乐大典

    初名《文献大成》。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明解缙(1369-1415)、姚广孝(1335-1419)等奉敕编纂。解缙字大绅,又字缙绅。吉水(今属江西)人。洪武进士,为官多次受谪,终死狱

  • 五经心义

    明王崇庆(详见《周易议卦》)撰。此书是把其旧著的《书经说略》、《诗经衍义》、《春秋断义》、《礼记约蒙》与《周易议卦》五书合为一书,除《周易议卦》无序外,其余均有自序。大致都是剽掇旧文,罕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