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释亲广义

释亲广义

二十五卷。清吴卓信撰。吴卓信(1755-1823)字项儒,号立峰,昭文(今江苏常熟县)人。诸生,不仕,精名物制度。尚著《丧礼经传约》、《仪礼札记》、《汉书地理志补注》、《三国志补》、《汉三辅考》等。是编无序跋,年月无考。卷首列凡例二十四条。卷中分宗族、母党、妻党、婚姻、方言、夷语、俗呼、假号八项。于各项之内复区别若干门,如“宗族”内又分父母、祖父母、世叔父母、兄弟、嫂弟妇、姊妹、子、子妇、女、兄弟之子女、孙、孙女、服属若干门;婚姻内又增夫妻、夫族、舅姑兄弟姊妹、从母兄弟姊妹、姑之夫、女之夫、外甥、外孙、亲家若干门。吴氏认为《尔雅》原分四章,亲疏混淆、尊卑倒置,“妻党”“婚姻”两章更多错出,乃正其名,别自为书而成是编。是书统系分明,亲疏不乱,且征引赅博,辨析详晰,足补训故之遗也。此书似仅有传钞本。

猜你喜欢

  • 二家诗抄

    二十卷 清邵长蘅(1637-1704)辑。邵长蘅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武进(今属江苏)人。长蘅性颖悟,束发能诗;弱冠既以古文辞名。客游京师,与施闰章、汪琬、陈维崧、朱彝尊等交往甚密,时相唱和。应顺天乡

  • 丁氏魏书外国传西域传外国传补地理考证

    各一卷。清丁谦撰。丁氏将《魏书》中《外国传》、《西域传》、《外国传补》里的许多地名加以考订,以求今地所在。作者着力搜罗,参诸史书,汇得备考之史料,值得珍视,但其中有不洽核之处,仍需参酌他书使用。《续修

  • 芸晖馆稿

    十四卷。明茅翁积(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茅翁积,字稚延,浙江归安(今吴兴)人。生卒年不详。副使茅坤之子。其性豪荡不羁,以任侠自负。故所作多文酒燕会之词。是集凡诗十卷,文二卷,乐府二卷,而以行状、墓

  • 陆文慎公年谱

    二卷。清陆宝忠(1849-1908)撰。宝忠字伯葵,江苏太仓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卒后谥文慎。该谱先列世系,上卷自一岁至四十五岁,为宝忠自述,下卷自四十六岁至五十九岁,系其

  • 音分古义

    上下两卷,附一卷。清戴煦撰。煦字鄂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精于算学,善于画,尤勤于律吕。曾辨正七律之说,谓凡神与人以数合,以声昭,然后相应,故以七同神人之数而以律和神人之声。七律七同实涉附会。其与

  • 续百川学海

    一百零四种,一百一十七卷。明吴永编辑。吴永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自宋人左圭所辑《百川学海》行世后,颇为学界推重,吴永乃搜集该书所遗佚之唐宋名贤著述,而辑为续编。丛书按天干顺序分为十集,共十二册,主要有:

  • 无町词余

    二卷。清曹锡黼(1726-1754)撰。曹锡黼,字诞文,又字旦雯,号菽圃,上海人。清代戏曲作家。曾任行人司司副、太常寺所牧、员外郎等职,去世时年仅二十九岁。其家中藏书甚富,早晚苦读不已,学识甚是渊博。

  • 容春堂前集

    二十卷。《后集》十四卷。《续集》十八卷。《别集》九卷。明邵宝(1460-1527)撰。邵宝,字国贤,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许州知州。弘治七年(1494)为户部员外郎,官至户

  • 四书说剩

    一卷。清黄之晋撰。黄之晋字铁禅,江苏丹阳(今同)人。官至江西知县。书中有与胡绍勋、夏燮善商榷语。黄之晋精于训沽,故书中详于字义。如“恂恂如也”的“恂恂”,“乡也”的“乡”,“盖阙如也”的“盖”,“夫子

  • 黾记

    四卷。明钱一本(?-1617)撰。钱一本字国端,别号启新,武进(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授庐陵知县。入为福建道御史,后又巡按广西。因谏册立太子改期事遭廷杖,并被削籍。归筑经正堂以讲学。东林书院成,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