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阳春集校本

阳春集校本

一卷。清王鹏运(1849-1940)校。王鹏运字幼遐,号半塘老人,晚号鹜翁,广西桂林人。同治举人,官御史、礼科给事中。其著颇富,有《味梨词》多种。本书据鹏运自跋云:“《阳春集》刻本久佚,从彭文勤传抄汲古阁未刻词录出,校勘授梓,并补遗若干阕。”《阳春集》本有旧校之语,鹏运校本,混合莫辨。今所见者,除侯文灿刻本外,在明抄本及星凤阁抄本,盖与汲古所抄同出一源,以校此本。如〔鹊踏枝〕第二阕,明抄本注云:“《兰畹集》作欧阳永叔者非。”此本调下注云:“别作欧阳修”。应天长第一阕调下,二抄本注云:“此首与南唐词首阕小异”,词末注云:“《兰畹集》误作欧阳永叔。”此本调下但云别作李后主,其实中主有此首,非后主。似此之类,不胜枚举。盖为鹏运所改校。异文注于句下,未详出处,但云别作某又作某而已。今细核之,盖据《花间》、《尊前》、《花草粹编》诸书及其别家词集。然如《抛乐》第八阕,“只赤人千里”,似不可通。“只赤”当作“咫尺”。此本便于诵读,有相当价值。有四印斋本。

猜你喜欢

  • 洗冤集录

    见《洗冤录》。

  • 留余堂记

    四卷。明潘季驯(1521-1595)撰。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御史。累迁工部尚书。其平生功业,在于治河。作有《河防一览》。《留余堂记》等。是集诗

  • 御览孤山志

    一卷。清王复礼撰。王复礼,钱塘(今杭州)人。此书成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十八年(1699),康熙南巡,王复礼则将此书进呈御览。故此书以“御览”题名。《御览孤山志》武林掌故丛编本,共一卷。分疆

  • 青州府志

    ①十八卷。杜思修,冯惟讷纂。杜思字子睿,浙江鄞县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曾任州、县事十余年,四十四年(1565)升任青州知州。著有《考信编》七卷。冯惟讷字汝言,号少洲,临朐县人,嘉靖十三年

  • 青虚山房集

    十一卷。清王太岳(1722-1785)撰。王太岳,字基平,号芥子。河北定兴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改庶吉士,历官甘肃平庆道、西安督粮道、湖南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四十二年(1777)命在四库全书馆

  • 法书通释

    二卷。明张绅撰。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中只说张绅是山东人,洪武年间官浙江布政使。又据《明史·吴宗伯传》中载鲍恂之事,称洪武十五年吉安余诠、高邮张长年、登州张绅并以明经老成,为礼部主事所荐,召至京师。鲍恂

  • 读左索解

    十二卷。清王大经撰。大经原名日洪,字陆亭,浙江人,曾作过兰水颐山学官。此书成于道光癸未(1823)。他鉴于《左传》注本很多,世上流行各种版本,善者不多,不利于童蒙诵习,于是取陆粲《左传附注》、顾炎武《

  • 孤忠录

    二卷。清末袁祖志(生卒年不详)辑。祖志,江苏上元人,袁枚曾孙,官上海知县,殉刘丽川之难。该书记吴可读尸谏始末。穆宗崩,无子,论序本有当立者,然两宫太后舍之而别立德宗,可读以为未合祖制,故以死谏。现有光

  • 赏雨茅屋诗集

    二十二卷。《外集》一卷。清曾燠(1760-1831)撰。曾燠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今江西黎川)人。乾隆进士。累官两淮盐运使。辑有《国朝骈体正宗》、《江西诗徽》、《朋旧遗诗合钞》、《邛上题襟集》等书

  • 周易会通

    ①十四卷。元董真卿(生卒年不详)撰。真卿,字季真,鄱阳(今属江西)人。曾受学于著名经学家胡一桂。该书即本胡一桂的《周易本义附录纂疏》,并广及诸家而成。初名《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从中可看出其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