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二篇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二篇

(拓本)罗振玉(1866-1940)编次。振玉字式如,又字叔蕴、叔言,其后自号雪堂、永丰乡人、松翁,1866年生於江苏淮安,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故其著书恒题“上虞罗振玉”。学术上,在保存内阁大库明清史料、甲骨文字的考释与传播、敦煌文献的整理、汉魏木简、石经的整理研究、古明器的研究等方面多有贡献。此书专取吴兴徐鸿宝及罗氏自藏之石经集拓而成。计《周易》二石,四十八字。《尚书》二石,十八字。《鲁诗》二十六石,二百零五字。《仪礼》十二石,一百七十字。《礼记·王制》一石,二字。《春秋》八石,一百零五字。《公羊传》五石,二十三字。《论语》七石,三十字。《校记》二石,十三字。《后记》一石,二字。《急就章》一石,四字。不知经名的有四十二石,八十四字。魏石经有《尚书》之《尧典》一石,四字。《咎繇谟》七石,七十三字。皆品字式。《多士》一石,三十三字。《君奭》一石,二十四字,不知篇名的六石,三个字。《春秋经》有《闵公二年》一石,四字。《僖公十六年至十七年》一石,三字。《僖公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一石,七字。《文公十年至十一年》一石,三十一字。不知篇名的二石,九字。此外尚有不知经名的三石,四字;古文体一石,四字;古、篆两体二石,十八字。总计汉、魏石经六百七十四字。其中有与今本经文不同的。如《周易》之《贲·初九》“舍车而徒”,石经“车”作“舆”。《剥·六三》:“剥之无咎”,石经作“剥无咎”。《尚书·尧典》的“汝作秩宗”石经作“汝秩宗”;“三十徵庸”作“卅徵庸”。《鲁诗》之《邶风·终风》“虺虺其雷”,石经“雷”作“”,与《广雅·释天》同。《邶风·击鼓》“死生契阔”,石经“契”作“挈”。《经典释文》云:“契,本亦作挈。”与敦煌本毛诗同。《邶风·谷风》“我躬不阅”,石经作“我今不说”。《礼记·表记》郑注引作“我今不阅。”《周颂·良耜》“载筐及筥”,石经“筥”作“籧”。“其饟伊黍”,石经“饟”作“饷”。《礼记·郊特牲》注所引《诗》同。《仪礼·乡饮酒》“坐奠爵于篚”,石经无“爵”字,而郑注却说“今文无‘奠’。”胡承珙《仪礼古今文疏义》曰:“郑注当云‘今文无奠下爵’,传写脱‘下爵’二字。”其说与石经正合。又“篚”字石经作“匪”,与胡说亦合。又“遵者降席”,郑注:“今文‘遵’为‘僎’。”与石经合。又末行的“北面鼓”三字,乃是记文,由前一行的开头计数至此得二百余字,不应行次相连。由此可知《仪礼》经、传的章次古文、今文亦有差异。《春秋经·成公四年》“郑伯坚卒”,石经“坚”作“”,与《玉篇》合。只是《玉篇》误为“方”。《襄公二十九年》“郑公孙段”,石经“段”作“万”。其偏旁残缺,不知何字。魏石经,《尚书》之《君奭》,“天弗庸释”,古文借“泽”为“释”。而《多士》篇“罔不配天其泽”,古文“泽”作“”,可知石经古文“泽”有二体。又“先王勤家”,古文以“慬”为“勤”,与《古文四声韵》所引古《老子》“勤”字作“”相合。这些都是校经的重要根据。

猜你喜欢

  • 弘光乙酉扬州守城记

    一卷。清戴名世(详见《孑遗录》)撰。《弘光乙酉扬州守城记》述南明弘光朝史可法抗清事始末。述史可法为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各镇时,外于各处领兵诸镇调处极尽苦衷,内于马士英、阮大铖之流猜忌而倍受牵掣,然仍以

  • 尉帖

    八卷。清郑还雅(生卒年不详)等辑。郑还雅,生平不详。该帖刻于康熙十七年(1679),郑还雅当时官尉氏县(今属河南省)训导时,偕邑人靳标嵩等,取古帖及邑人书,汇刻为八卷。卷前有尉氏知县张士骃作序;古帖收

  • 曲江县志

    十六卷。清张希京修,欧樾华、冯翼之纂。张希京,江西南丰人,举人,曲江知县,同治八年(1869)任,十三年(1874)复任。县志始于宋代苏思恭创修,而后至康熙间,先后四度复修。同治间知府额尔哲议修府志,

  • 词旨

    一卷。元陆友仁撰。陆友仁字辅之,自号研北生,吴郡人。生卒年均不详。其父为布商,友仁独攻于学,博极群书。柯九思荐之,未及用,归卒。著有《吴中旧事》(已著录)、《词旨》、《砚史》等,本书前有陆友仁自序,序

  • 昭陵六骏赞辨

    一卷。清张弨撰。张弨,字力臣,山阳(今属江苏省)人。博学嗜古,尤其喜好研究金石文字,晚年以耳聋而废。昭陵六骏,是陕西醴泉东北唐太宗昭陵前六块浮雕石刻,刻于唐贞观十年(636)。昭陵六马图赞,是何人撰书

  • 吴门耆旧记

    一卷。清顾承(生卒年不详)撰。承字燕谋,号醉经,长洲(今属苏州市)布衣。治诗、古文,尤长于易学。年八十仍为童子师。该书记其所熟识的学士画人,为文古朴淡雅。现有道光十七年(1837年)刻本。

  • 宋稗类抄

    三十六卷。清潘永因(生卒年不详)编。潘永因字大生,金坛(今江苏省金坛县)人。著有《读史津逮》。《宋稗类抄》是潘永因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是以宋人诗话说部分类纂辑,分五十九门,末附《搜遗》一卷,以补诸门不

  • 石经考异

    二卷(杭氏七种本)。清杭世骏(1698-1773)撰。世骏字大宗,号堇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雍正二年举人,乾隆元年召试鸿词,授编修,改御史。此书为补顾炎武《石经考》而作。顾氏依照《隋书·经籍志》

  • 史氏菊谱

    一卷。宋史正志撰。史正志,字志道,自号吴门老圃,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官拜司农丞。孝宗时,曾历守庐州、扬州、建康,官至吏部侍郎,归老姑苏。著作除《史氏菊谱》

  • 鸡土集

    六卷。明刘乾(约1551前后在世)撰。刘乾,字仲坤,号易庵,河北保定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国子监丞。著有《鸡土集》。是集为刘乾诗文合集。凡六卷,诗词二卷,赋、记、杂文四卷。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