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二篇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二篇

(拓本)罗振玉(1866-1940)编次。振玉字式如,又字叔蕴、叔言,其后自号雪堂、永丰乡人、松翁,1866年生於江苏淮安,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故其著书恒题“上虞罗振玉”。学术上,在保存内阁大库明清史料、甲骨文字的考释与传播、敦煌文献的整理、汉魏木简、石经的整理研究、古明器的研究等方面多有贡献。此书专取吴兴徐鸿宝及罗氏自藏之石经集拓而成。计《周易》二石,四十八字。《尚书》二石,十八字。《鲁诗》二十六石,二百零五字。《仪礼》十二石,一百七十字。《礼记·王制》一石,二字。《春秋》八石,一百零五字。《公羊传》五石,二十三字。《论语》七石,三十字。《校记》二石,十三字。《后记》一石,二字。《急就章》一石,四字。不知经名的有四十二石,八十四字。魏石经有《尚书》之《尧典》一石,四字。《咎繇谟》七石,七十三字。皆品字式。《多士》一石,三十三字。《君奭》一石,二十四字,不知篇名的六石,三个字。《春秋经》有《闵公二年》一石,四字。《僖公十六年至十七年》一石,三字。《僖公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一石,七字。《文公十年至十一年》一石,三十一字。不知篇名的二石,九字。此外尚有不知经名的三石,四字;古文体一石,四字;古、篆两体二石,十八字。总计汉、魏石经六百七十四字。其中有与今本经文不同的。如《周易》之《贲·初九》“舍车而徒”,石经“车”作“舆”。《剥·六三》:“剥之无咎”,石经作“剥无咎”。《尚书·尧典》的“汝作秩宗”石经作“汝秩宗”;“三十徵庸”作“卅徵庸”。《鲁诗》之《邶风·终风》“虺虺其雷”,石经“雷”作“”,与《广雅·释天》同。《邶风·击鼓》“死生契阔”,石经“契”作“挈”。《经典释文》云:“契,本亦作挈。”与敦煌本毛诗同。《邶风·谷风》“我躬不阅”,石经作“我今不说”。《礼记·表记》郑注引作“我今不阅。”《周颂·良耜》“载筐及筥”,石经“筥”作“籧”。“其饟伊黍”,石经“饟”作“饷”。《礼记·郊特牲》注所引《诗》同。《仪礼·乡饮酒》“坐奠爵于篚”,石经无“爵”字,而郑注却说“今文无‘奠’。”胡承珙《仪礼古今文疏义》曰:“郑注当云‘今文无奠下爵’,传写脱‘下爵’二字。”其说与石经正合。又“篚”字石经作“匪”,与胡说亦合。又“遵者降席”,郑注:“今文‘遵’为‘僎’。”与石经合。又末行的“北面鼓”三字,乃是记文,由前一行的开头计数至此得二百余字,不应行次相连。由此可知《仪礼》经、传的章次古文、今文亦有差异。《春秋经·成公四年》“郑伯坚卒”,石经“坚”作“”,与《玉篇》合。只是《玉篇》误为“方”。《襄公二十九年》“郑公孙段”,石经“段”作“万”。其偏旁残缺,不知何字。魏石经,《尚书》之《君奭》,“天弗庸释”,古文借“泽”为“释”。而《多士》篇“罔不配天其泽”,古文“泽”作“”,可知石经古文“泽”有二体。又“先王勤家”,古文以“慬”为“勤”,与《古文四声韵》所引古《老子》“勤”字作“”相合。这些都是校经的重要根据。

猜你喜欢

  • 古文品外录

    十二卷。明陈继儒(1558-1630)编。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一号麋公。华亭(上海松江)人。其二十一岁补诸生,二十八岁弃去。退隐小昆山,世称“山中宰相”。其著述甚富。有《邵康节外纪》等。此书选自秦、

  • 复斋易说

    六卷。赵彦肃撰。彦肃字子钦,学者称复斋先生,南宋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生卒年不详。从学于陆九渊,读书广博。著有《复斋易说》、《广杂学辨》、《士冠礼婚礼馈食图》。彦肃认为先圣以画作《易》,后圣论述《

  • 仪礼事图

    十七卷。吴之英(?-1918)撰。四川名山县(今四川省中部)人。由优贡于光绪十七年(1891)六月选灌县训导。其著述极多,有文集《天文图考》诸书及是书。本书前面有之英自序,序的大义是:善于言礼者,通晓

  • 律吕新书注

    三卷。清周模(生卒年不详)撰。周模为仪封(今属河南)人,是书成书于雍正甲辰(1724)年,所作的注释都是依文训义,只对鲁斋彭氏所算的黄钟围径字画中有讹误处作了订正。他在自序中称不得黄钟则十一律无由而正

  • 素园石谱

    四卷。明林有麟(详见《青莲舫琴雅》)撰。《素园石谱》是林氏记载在其所居素园,重新开辟场地所聚集的奇石。作者采集北宋宣和年以后古籍中所记载的奇石百种之多,按其形状,绘画成图,缀以前人题咏,撰成此书。书中

  • 远志斋词衷

    一卷。清邹祗谟(约1666年前后在世)撰。邹祗谟字许士,号程村,江苏武进人。顺治进士。此书杂论词之体格及古今词家之得失,多录杨用修、胡元瑞、沈天羽、俞少卿、王阮亭诸家之言,并无发明之处。书的前半部分主

  • 枢垣记略

    二十八卷。清梁章钜撰,朱智续撰。梁章钜在嘉庆末、道光初任过五年的军机章京,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军机处档案,手不停披,随笔甄综,日有所积,并产生编撰图书的想法。为此,梁章钜又选取了一些曾在军机处任职者的

  • 赋清草堂诗钞

    六卷。清张棠(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张棠字吟樵。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官至桂林知府,告归后加衔太仆寺少卿。是编原分五集:《白云吟》、《一肩吟》、《独宜吟》、《江上吟》

  • 孔北海集

    一卷。汉孔融(153-208)撰。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西南)人。孔丘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少慧,性孝友,好学博览。年十岁,见李膺,膺与宾客均奇之。独太中大夫陈韪讥他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他

  • 翠寒集

    一卷。元宋无(1260-1340)撰。宋无,字子虚。苏州(今属江苏)人。曾举茂才不就。此集为无晚年自定,子振为序并刻之。“统观其集,七言古体纯学李贺、温庭筠,时有隽语。乐府短章,往往欲出新意,而仅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