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雍熙乐府

雍熙乐府

十三卷。海西广氏编。不著作者。是书凡十三卷。据书中《凡例》称:“声调各应宫律。原分一十七调。今所传者十有二,盖阙其五。”今考12调,分为:黄钟、正宫、大石、小石、仙吕、中吕、南宫、双调、越调、商角、般涉等。其中商角及般涉2调,均有目无词,盖已佚失。明李元玉《壮调广正谱》订正诸调,其体例实原本此书。

二十卷。明郭勋(生卒年不详)辑。郭勋,郭英六世孙,袭祖先爵位。嘉靖间督团营,兼领后府,因罪下狱死。著有《三家世典》。此编在《词林摘艳》的基础上,广泛搜罗已刊、未刊的元明散曲、剧曲、诸宫调以及民间时调小曲增补而成。卷一至卷十五,编入《词林摘艳》原书中之绝大部份作品;卷十六收录南曲七十七套;卷十七至卷二十收录杂曲(即北曲)三百三十余套,其中多为散曲。这部元明剧曲、散曲作品选集,卷帙浩繁,保存了大量曲文,特别是已经散佚作品的遗文,弥可珍贵,为后人钩稽校勘元明杂剧和散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如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久已失传,却可在《雍熙乐府》中辑得其佚曲五十多套。后来曲谱于此集中选录颇多,李玉的《北词广正谱》体例就原本于《雍熙乐府》。《雍熙乐府》的缺点在于不注明作品的作者姓名和出处,使用时需和别的书对照。此书有嘉靖原刊本,《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原刊本。《四库提要》所载海西广氏本为十三卷,当是残本。

猜你喜欢

  • 笔梦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明朝邑绅钱岱之事。岱字汝瞻,后为山左巡方使者,钱牧斋前邑中巨绅。姚星岩写本作《笔梦录》。现有《虞阳说苑甲编》本。

  • 视履类篇

    二卷。明李同芳撰。同芳字济美,号晴原,昆山(今属江苏)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山东巡抚。该书乃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叙其生平善迹。书分四十门,每门题目皆取佳名为之,明显寓有自美自誉之意。这类

  • 十三经读本

    唐文治编。《十三经读本》所选诸家经注,主要采纳汉代、宋代经学家注本,供读者阅读参考之用。如《尚书读本》以清代孙星衍的补订本为蓝本,而孙星衍又是在宋王应麟撰集的基础上进行衍展的,其中保留了汉代马融、郑玄

  • 实宾录

    十四卷。北宋马永易(生卒年不详)撰。马永易字明叟,维杨(今江苏扬州)人。宋徽宗时曾任池州石埭县尉。其事迹不可详考。只在《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里有记载:马永易曾著有《唐职林》、《元和朋党录》、《

  • 不碍云山楼稿

    清周纶(约1681前后在世)撰。周纶,字鹰垂,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周茂源之子。曾从学于王士祯。早年仕途坎坷,虽少有隽才,但竟十赴秋试不第。康熙初,以贡生官国监学正。著有《不碍云山楼稿》。

  • 律吕臆说

    不分卷。清徐养原(生平事迹见《管色考》条)撰。徐氏撰有《顽石庐经说》、《荀勖笛律图注》及《律吕臆说》等。书首有律尺说,谓自成周尺既亡,律吕久已失传,声不可以文载口传,故乐之难言。又有律管说,谓黄钟半律

  • 静庵集

    一卷。明张羽(1333-1385)撰。张羽,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江西九江)人。元末,授安定书院山长。洪武六年(1373),征起,庭对称旨,授大常寺司丞,后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著有《静居集

  • 小序翼

    四卷。清张澍撰。澍字介侯,武威(今甘肃武威市)人。生卒年不详。嘉庆未(1790)进士,入翰林,充实录馆纂修,散馆改外职,历署县事,晚年退隐西安,著述以终。此书为澍手书原稿,今藏巴黎国家图书馆,残缺殆将

  • 三易备遗

    十卷。宋朱元升(?-1275)撰,其子士可、士立补葺。朱元升字日华,号水簷,平阳(今浙江平阳)人,黼从子。嘉庆四年(1211年)武进士,官承节郎,差处州龙泉、遂昌、庆元县、建宁府松溪、政和县巡检。其子

  • 易佣

    十四卷。明文安之撰。安之字铁庵,夷陵(今湖北宜昌)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事迹具《明史》本人传。该书首列《诸儒著述》,次以伏羲卦位明《易》之数,以文王卦位明《易》之气,又将先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