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马可波罗行纪

马可波罗行纪

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的旅行记。1271年,年轻的马可·波罗随父、叔来中国,1275年抵达上都,并在中国侨居十七年,多次奉命出使各地。1291年,他获准回国,由泉州下海,先护送元朝公主去伊利汗国,然后返回故乡。不久,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被俘入狱。在狱中,他口述自己在东方的见闻,由他人笔录成书,即为《马可波罗行纪》。全书分四卷,第一卷记马可·波罗来中国途中的见闻;第二卷记忽必烈的活动,以及大都、上都等中国许多地区的情况;第三卷记日本及东、西洋各国的概况;第四卷记元廷与诸汗之间的战争。由于他在中国居住多年,博闻强记,所以记叙元朝的重大事件及典章制度多翔实可靠。如王著杀阿合马事件,以及色目商人的活动等,可补汉文史料之不足,极有价值。是研究元史及当时亚洲史的重要资料。原稿用中古意法混合语写成,已佚。现有多种抄本传世,文字内容互有出入。西班牙托莱多教会图书馆藏热拉达拉丁文抄本是现存最早的抄本。流行的本子有亨利·玉尔的译注本(Travels of Marco Polo,tr.by H.Yule,New York,1926)和摩勒、伯希和的校译本(Marco.Polo,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tr.bv A.C.Moule & P.Pelliot,London,1938)伯希和并为此书作注,(P.Pelliot,Notes on Marco Polo,Paris,1973)共计386条,对研究马可书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行的汉译本有两种:一是冯承钧所译沙海昂的译注本,中华书局1955年出版题为《马可波罗行纪》;一是据玉耳戈尔迭(YuleCorkier)合注本,张星烺译。原书共绪言一卷,本文四卷。译文只有绪言和第一卷一半,并非完本,而且将元代枢密副使勃罗与马可波罗混为一人,题为《马哥孛罗游记》。

猜你喜欢

  • 天文本单经论语校勘记

    一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焕彬。号直山。一号郎园。湖南湘潭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其著述颇丰,辑有《孟子刘熙注》一卷,辑蔡邕《月令章句》四卷,《古今夏时表》一卷,《释人疏

  • 石泉县志

    十卷,清赵德林修,张沆纂。赵德林字小山,华阴人,拔贡,曾任石泉县知县。张沉字槎仙,成都人,举人,石泉县训导。石泉县志,创修于康熙年间县令田邰茁,然仅十四页。县令林逢春续之,仍未成书。乾隆二十三年(17

  • 唐诗纪

    一百七十卷。明吴琯(生卒年不详)编。吴琯,漳浦(今属福建)人。隆庆辛未进士,曾校刊冯惟讷《古诗纪》。是书亦循其体例。其初唐、盛唐诗已先刊行,故此书仅只一百七十卷,实非完书。卷首有李维桢序及方沅序。其书

  • 灵枢悬解

    九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将《灵枢》篇目重新加以编次,分为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疾病九类。对原书内容改动不多,但指出很多错简之处,如黄氏认为“经别”前十三段为

  • 析言论

    一卷。晋张显(生卒年不详)撰。关于张显的生平事迹,今已无从确考。《隋书·经籍志》杂家类中言:“《析言论》二十卷,晋议郎张显撰,亡。”《古今训》十一卷,张显撰。唐马总在修《意林》时,称《析言论》十卷,与

  • 国朝六家诗钞

    八卷。清刘执玉选辑,沈德潜、邹一桂校。刘执玉生卒年不详,约康熙、乾隆时人。“六家”指宋琬、施闰章,赵执信、朱彝尊、查慎行、王士正。刘执玉本着“本朝人选本朝诗”之旨,选辑六家诗共一千三百一十七首,厘为八

  • 诗经申义

    十卷。清吴士模撰。士模字晋望,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此书略于训诂考订而详于诗义引申,以《诗序》为宗,而于后世学者之说,则多取清李光地《诗所》。卷首有李兆洛序,称士模少壮嗜学,至老弥笃,沉潜于程朱,而

  • 玩鹿亭稿

    八卷。明万表(1498-1556)撰。万表,字鹿园,陕西定远人。著有《海冠议》。其生平亦见该书。该集共八卷,诗二卷,文六卷,末附录赠答、诗启及行状墓志。是其子达甫所编,其孙邦孚所刻。达甫有《皆非集》,

  • 札迻

    一卷。清孙诒让撰。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一作籀廎,浙江瑞安县人。同治六年(1867年)举人,授刑部主事,后五试礼部不遇,遂一意古学。晚年主温州师范学堂,继为浙江教育会长。著述极丰,

  • 公孙龙子校本

    三卷。清严可均(1762-1843)撰。此书为可均从《道藏》颠字三号中录出,稍加校勘而成。其以意校者十一节,如《迹府篇》注“辈时君之有悟”,辈字当作冀字。“故圣陪十黄帝”,陪当作倍。“勒兵伐远”,勒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