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魏郑公谏录

魏郑公谏录

五卷。唐王方庆(?-702)撰。王方庆名綝,以字行。咸阳(今属陕西)人。武后时官至凤阁侍郎平章事,终于太子左庶子,封石泉公,谥号贞。平生著述颇丰,除本书外,还著有《南宫故事》、《尚书考功簿》、《谏林》等。《魏郑公谏录》辑录魏徵生前谏诤及太宗对徵褒奖之事而成。魏徵字玄成,封郑国公。其佐太宗时,前后陈谏二百余事。认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为政之要务全其本,为君之道先存百姓。劝太宗以亡隋为鉴,薄赋敛,轻租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任贤受谏,慎终如始。本书所录起自谏诏免租赋又令输纳,终太宗临朝诏群臣,共计130条,基本概括了魏徵的谏诤事迹和政治思想。为研究唐初政治、唐太宗及魏徵的重要史料。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记魏徵之事,多以该书为依据。其不采摘者,亦足以与正史相参证。本书现存最早的版本有明正德二年(1507)曾大有刻本(现存北图)。此外有《四库全书》本、《闾丘辩囿》本、《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社会科学类)本。清人王先恭为本书作校注,又有《王益吾所刻书》本。

猜你喜欢

  • 自误斋诗集

    二卷。明黄应征(约1627年前后在世)撰。黄应征,字君求,江苏江都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中诸生,不第以卒。其子搜其遗诗为此集。前有冒愈昌序,称:“取数未多,为体差备。浸假中年亡恙,而晚不苦于无年,所纂结

  • 吾野诗集

    五卷。明黄克晦撰。黄克晦,字孔昭,号吾野,福建惠安人。生卒年不详。克晦少时善画,《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列之画家传中。其诗有《金陵游稿》、《匡庐集》、《北游草》、《金台诗》、《宛城集》、《五羊草》、《西山

  • 古文尚书条辨

    五卷。清梁上国撰。梁上国字九山,福建长乐人。此书第一条至第一百一十九条都是辨正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的。而眉端的考订之语,则不知出于何人之手,其考订颇多精审之处,如第一条:“十六篇之说既有刘歆、班固

  • 唐律文明法会要录

    一卷。无名氏撰。书前原有序,但没有署名。书后有沈侃所作的序,署有他的字为和卿,官名为陵州同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陵州始设于元,则元人作也。”无名氏可能也是元代人。书中记录一些无关紧要的法律内容

  • 游峨集

    一卷。明殷绮编。殷绮,爵里履迹不详,在本书中署为“雅州知州事”。嘉靖九年(1530)四川巡按御史邱道隆偕官吏游峨嵋山,有诗唱和;嘉靖二十一年(1542),巡按御史谢瑜亦踵昌故事。殷绮因合二御史及同游者

  • 白云草堂文钞

    七卷。清吕星垣(详见《白云草堂诗钞》)撰。该集包括论一卷,序一卷,书一卷,记一卷,传一卷,墓表碑铭行状一卷,文跋考辨议说铭一卷。前面有洪亮吉作序,称“其文则不名一体,其上者则敬通问交士衡辨亡也,其次则

  • 秦始皇传

    见《秦并六国平话》。

  • 东洲草堂金石诗

    不分卷。清何绍基撰。何绍基,详见《东洲草堂金石跋》条。何氏金石诗,不见于《东洲草堂诗集·文钞》中,系吴遁盦所收集,辑而成书。书前无序目,亦不分卷,录古近体诗四十九首,都是题咏金石之作。其题“竟宁镫诗”

  • 归朴斋诗钞

    四卷。清曾纪泽(1839-1890)撰。曾纪泽生平见《曾惠敏公文集》条。是《诗钞》分戊己二集,每集分上下卷,其称戊己者,盖因甲乙丙丁诸集皆毁于火,惟近体幸存,故以名之。戊集上卷为同治以前作品,曾经其父

  • 纲鉴附评

    二卷,旧本题刘善撰。刘善号龟斋,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在《江西通志》上载有刘善其人,但说他是临川(今江西临汝县)人,于洪武二十年(1387)考中举人。该书上卷起于夏帝,止于晋代;下卷自南北朝讫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