㚼
【源】 妞字俗体(86)。亦姓,见《龙龛手鉴》(62,80,444)、《直音》(15,21)。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龙龛手鉴》 云: “㚼, 人姓也。” 《汉语大字典》 称: “同‘妞’。”未注明其为姓。
【源】 妞字俗体(86)。亦姓,见《龙龛手鉴》(62,80,444)、《直音》(15,21)。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龙龛手鉴》 云: “㚼, 人姓也。” 《汉语大字典》 称: “同‘妞’。”未注明其为姓。
读音:Gāi【源】 见《姓苑》(15,21)。黄帝生少昊,少昊生该,该曾任金正(为古制五官之一),即蓐收(60,62)。其后有该姓。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姓氏考略》 注云
读音:Pàoqì【综】 景颇族姓。世居云南潞西三台山,汉姓为戚(168)。
读音:Wúyán【综】 清满洲正红旗中有吴延氏(259)。按,或源出金时女真人姓乌延氏。
读音:Chuàilá历史上突厥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代北复姓”之列。其注云: “突厥首领(之姓)。”唐时内附。唐代有啜剌·真、啜喇·右失毕。
读音:bèi【源】 周封殷纣之子武庚于鄁(一作邶),后以国为氏(8,60,63)。【变】 亦作邶(10)。历史上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有载,其注“邶” 云: “亦作 ‘鄁’ ……即商都也。
读音:Nǎi【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ǎ'nàk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塔拉(23,63,260)。【变】 一作〔哈尼克〕(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锡喇塔拉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zhēn见《姓苑》。贞德林,端平初判汀州。(见《万姓统谱》)
读音:Duō’ěrshān【综】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鄂尔齐之妻为多尔山氏(260)。
读音:Shì【源】见《姓苑》(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收载,未详其源。元代有势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