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í

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春秋时有诸侯国习国(今陕西丹凤),国灭后,其族人有以原国名命姓者,为习姓。二是以地名为姓,源于姬姓。春秋时有地名少习(今陕西商县东),后称为武关,居其地者,有人以地名“”为姓。

习姓发源于今陕西,经过长期的历史迁徙,如今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陕西等地为多。

习姓历史人物有习郁,汉朝大臣。相传他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梦见苏岭山神,习郁就在苏岭山建立神祠,刻二石鹿于祠前神道两侧,百姓称之为鹿门庙,苏岭山从此改称鹿门山。他在襄阳岘山南,依照范蠡的养鱼方法修建了一个鱼池,并在池边种满了竹、芙蓉等植物,人称习家池。著名诗人李白、孟浩然、皮日休、贾岛等,均有诗描写习家池美景。习温,东吴襄阳人。自幼爱读圣贤书,博学多识,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不以权势自居自傲,对子女要求也相当严格。

习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三十二位。


习,国名。汉有习响,为陈相。(见《风俗通》)

以地为氏。少习,本地名,析县东之武关。(见《左传·杜预注》)

出襄阳,晋有习凿齿。(见《广韵》)

▲<汉>习承业,襄阳人,汶山太守。<明>习经,新喻人,詹事府詹事。

猜你喜欢

  • 默怡

    读音:mò yí【源】 禹有天下,封炎帝之后默于怡以绍列山,是为默怡氏(8,60)。【变】①即墨台,默即墨,古字通(60,62)。②亦作〔默台〕(60)。③后改姓怡(21,24)。历史上罕见复姓。《姓

  • 读音:Pén/Pern【源】 见《类篇》(86)。

  • 沙克丹

    读音:Shākèdān【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坦代之妻为沙克丹氏(260)。

  • 读音:Yǎn【源】见《姓氏急就篇》(11,17)。 【人】椻长,战国时魏之尚臣,见《吕氏春秋》(11,15)。《姓氏词典》引《姓觿》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战国时魏有椻氏。《吕氏春秋》有椻长。”未

  • 俟吕阿

    读音:sì lǚ ā与“俟吕陵”同。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注“俟吕陵”云:“《周书》:‘太祖赐韩褒姓曰俟吕陵氏,后改为吕氏。’一作‘俟吕阿’;一作‘俟

  • 读音:Dú【源】 见《万姓统谱》(15,21)。【布】 大陆北方有此姓(91)。【人】 犊牧子,战国时齐人,年50无妻,见雉朝飞,雌雄相随,因抚琴而歌,故琴曲有“雉朝飞操”(15,21,61)。罕见姓

  • 復蒲

    读音:Fùpú《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未详其源。

  • 失剌訥惕

    读音:Shīlánètì/Siranaut【综】 蒙古族姓。“失剌”意黄色,“讷惕”意目。《黄金史》称明时哈剌嗔部有三,其一为失剌讷惕,亦作哈剌嗔,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苏木有此姓(384)。

  • 奚什盧

    读音:Xīshíl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或改为索卢氏; 或改为单姓“卢”。或作“奚斗卢”、“悉什卢”、“奚计卢”。

  • 读音:mǐn【源】 系自羌姓。齐湣王之后以谥为氏,见《世本》(4,17)。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湣氏(8,17,19,21)。【变】 一作〔涽〕(19,2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