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īěrgēnjuéluó【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三派,出穆溪、叶赫、嘉木湖、兴堪、撒尔湖(一作萨尔浒)、呼讷赫、雅尔湖(亦作雅尔呼)、乌拉、瓦尔喀、松花江、阿库里、佛阿拉、哈达等地(23,
读音:tè【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特宫之后(7,9,12,17,60)。②东乡族姓。【望】 平昌(17,418),巨鹿(15,21,60)。【变】 一作〔犆〕(17)。【布】 安徽淮南(362)、北京、
读音:Fēn《姓氏词典》 引曹玉林、鄂木尔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īn【源】楚大夫闉舆罢之后(7,60,62)。【望】南郡(17,418)。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春秋时有闉舆罢,仕楚,为大夫,为吴子所囚。” 《左传·定
读音:Cuà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河南洛宁有此姓(294)。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Gǒngbó【源】 ①周大夫巩伯之后,见《路史》(17,62)。②晋大夫巩朔,称巩伯,后有巩伯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晋大夫巩朔,称巩伯,后有巩伯氏。
读音:Qī【源】 倛,亦作魉,系古时驱逐鬼怪和疾病的面具,或以物为氏(91)。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倛,亦作魌,古时驱逐鬼怪
读音:Xū【源】颛顼氏之后有顼氏(6,17,60)。 【布】上海(91)、辽宁(9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山西之太原、临汾、朔州及晋中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
读音:dà yě【源】 ①代北人姓,见《魏书》(27)。②北魏赐龙骧将军谢懿为大野氏(7,12,27)。或赐谢总为大野氏(60,62)。【变】 ①李氏唐朝之氏族,其先本为赵郡李氏,因李成佐命周室,伐魏
读音:chāo【综】 源出不详。明时永乐年间举人抄思,归善(故城在今广东惠阳东北5里)人(15,21,60)。湖南湘潭(373),台湾台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