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iù

【音】 亦音Liù(75,77,91)。【源】 ①系自偃姓。皋陶之后封于六(故城在今安徽六合北,或舒城东南60里),后灭于楚,子孙遂以国为氏(4,12,15,60)。 ②明时方孝儒拒为明成祖(燕王朱棣)起草登极诏书,被杀,子孙避难江苏江阴,改姓六氏(60,62)。 ③蒙古族姓。【望】 庐江(17,418)。【布】 江苏江阴(62)、高淳(305)、武进(314)、四川武胜(321)、垫江(337)、中江(345)、台湾台北、高雄、台中(64,68,261)、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昌、山西之长治、新疆之塔城、广西之永福等地均有分布。《中国姓氏大全》、《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一并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其引 《姓源韵谱》 云: “偃姓,皋陶之后,封於六。后以为氏。”六,即今安徽之六安县。②又,“江阴有六氏,相传为方孝儒之后。”孝儒,明代人,因不肯为明成祖起草登基诏书遭杀戮,子孙避难改“”姓为“”。

一音lù,亦姓。

猜你喜欢

  • 读音:Máng【综】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又,铓,刃端也,或即以物为氏(62)。《姓氏词典》 据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其注云: “亦见《云南省革命烈士英名录》,今云南永德县有

  • 读音:Jiàn【源】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又云,宋时陆游之异名为剑南;清时蒋敦复之异名为剑人,后或因以为氏,如鹤姓之以异名为氏(62)。 【布】浙江普陀(297)、江苏高淳(305)、安徽

  • 读音:Ā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隋代有庵罗; 唐代有庵铄。

  • 沙支

    读音:Shāzhī《姓氏词典》引《晋书》收载,“晋有沙支臣芝。”未详其源。

  • 旺札爾

    读音:Wàngzhāěr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斡亦毛特

    读音:Wòyìmáotè【综】蒙古族姓。蒙古语“斡亦毛特”意为林木。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384)。

  • 读音:zāo【源】①见《万姓统谱》(15,21)。②回族姓。【布】新疆呼图壁(342)、北京(91)、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人】糟士奇,明时陕西风翔人,嘉靖举人(15,21,60)。现行罕见姓

  • 接耶

    读音:Jiēyē【源】 见《三辅决录》(17,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觿》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亦收,其注云: “历史上的罕见复姓。现代无此

  • 飘佳

    读音:Piāojiā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萨穆占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刘庆华《满族姓氏录》作“瓢佳”。姑兼收以备考。

  • 读音:Wěi历史上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集韵》收载。初见於《左传》。春秋时鲁有氏, 亦作“��” (见新版《辞海》)、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