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都哩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索伦(23,63,180,260)。【变】①一作〔博都理〕(260)。②后改为鲁、范、花等姓(180)。
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世居索伦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其先为女真族,金元时称其姓“索术鲁”,明代则称其姓“都罗”。后改为单字姓鲁、范、花等。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索伦(23,63,180,260)。【变】①一作〔博都理〕(260)。②后改为鲁、范、花等姓(180)。
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世居索伦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其先为女真族,金元时称其姓“索术鲁”,明代则称其姓“都罗”。后改为单字姓鲁、范、花等。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读音:lì励静,湖州人,嘉祐登科。(见《万姓统谱》)清初赐改厉社讷姓为励氏。(见《姓氏考略》) (按:励杜讷,静海人,清初刑部右侍郎。)
读音:Qūjí【综】 周书史记解,有曲集氏,自伐其智,贤良伏匿,榆州伐之而亡,子孙必以国为氏,见张澍《姓氏五书注》(1)。
读音:Zhuān【源】 ①春秋时鲁附庸国有鄟(故城在今山东郯城东北),灭于鲁,子孙以国为氏,去邑为专氏(21,60,62)。②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公子鱄之后有专氏(60,62)。【望】 吴郡(17,41
读音:Lāpǔnícén俄罗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有载。原意指小麦,指物以为姓。未详其他。
读音:Húyǎlā【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乌拉、乌苏哩、沈阳等地(23,63,180,260)。 【变】一作〔胡雅拉〕(180)。清代满族姓氏。散处乌拉、乌苏哩、沈阳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
读音:Hǔ【综】 音虎,黄帝之后有婋氏(60,62,63)。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音‘虎’。姓书云: ‘黄帝后有婋氏’。”
读音:Tuóluòbá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姓解》 注云: “北魏姓。后改为骆氏。” (按: 当亦作“他骆技”。参见该条。)
读音:Mágǔ【源】 西夏人姓(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莽古(24)。【人】 麻骨进德、麻骨德懋,均为西夏武功大夫(13,24)。
读音:Mùwèntǎ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木温塔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穆尔温塔岱〕(24)。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戴;
读音:zhēn gē【源】见《姓苑》(7,60)。系自姒姓。夏时诸侯斟戈国之后(6,17,60)。 【变】一作斟灌(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姓苑》: ‘人姓。’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