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文公之后有卷子子州,因氏,见《世本》(4,7,12,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姬姓,卫文公之后也。” 以族系为氏。《姓氏考略》注引 《世本》亦云: “卫文公之后卷子子州,氏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 皆音juànzǐ; 《中国姓氏大全》音quánzǐ。姑兼收以备考。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文公之后有卷子子州,因氏,见《世本》(4,7,12,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姬姓,卫文公之后也。” 以族系为氏。《姓氏考略》注引 《世本》亦云: “卫文公之后卷子子州,氏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 皆音juànzǐ; 《中国姓氏大全》音quánzǐ。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Éqī【源】 西夏人姓(95)。
读音:Kēzhī《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 《魏书·官氏志》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柯氏。”
读音:Nāmùtú【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浑都和色(23,63,180,260)。【变】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得合勒之妻为那木都氏(260)。〔那木都〕似即那木图之异译。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浑都和色地
读音:Bùkùtè【综】 清蒙古镶黄旗有布库特氏(259)。
读音:Nāyánqǐ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认为陶氏所收 “那颜乞台” 与 “那颜吉殚”同姓异译,故并而为一,统统译作“
读音:Dià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相传为甸氏所改(91)。【布】 浙江诸暨(368)、上虞(279)、江苏武进(314)、台湾台南、台北(64,68,261)、广东普宁(355)
读音:Tǔ'nán【源】 代北人姓(7,9,12,17)。【变】 ①后改为山氏,见《魏书·官氏志》(7,12)。②《魏书·官氏志》作〔土难〕(60),疑为刊误(70)。【人】 吐难苌命,北魏时直阁武卫
读音:Gǔpǐnàzhēng【源】 西夏人复姓(95)。
读音:Ājīpǔ彝族姓氏。本氏族名,意为 “白色氏族”,疑或改为单姓“白”。见 《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读音:Zhūyáng【源】 见《姓苑》(9,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苑》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