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奚
【综】 北魏时改代北姓吐奚氏为古氏,见《魏书·官氏志》(27,60)。一作〔吐古〕(27)。【人】 吐奚华,代人,北魏时司徒,赐姓古名弼(6,12,27)。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后魏吐古弼大夫本姓吐奚,名华,后魏司徒,赐姓古名弼。” 《姓氏考略》 据 《魏书·官氏志》 注云: “代北姓,后改为古氏。”
【综】 北魏时改代北姓吐奚氏为古氏,见《魏书·官氏志》(27,60)。一作〔吐古〕(27)。【人】 吐奚华,代人,北魏时司徒,赐姓古名弼(6,12,27)。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后魏吐古弼大夫本姓吐奚,名华,后魏司徒,赐姓古名弼。” 《姓氏考略》 据 《魏书·官氏志》 注云: “代北姓,后改为古氏。”
读音:Shǐguī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中国姓氏集》 收载并注此音; 《姓氏词典》亦收并注其源: ①其引 《希姓录》注云: “源于姬姓,‘卫之后。’”②其据《姓觿》注云:
读音:xī bá西魏赐李穆为㩉拔氏。(见《魏书》)历史上鲜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据《魏书》注云: “西魏赐李穆为㩉拔氏。”知㩉拔氏不独鲜卑族有
读音:Xiànsūn【源】 系自芈姓。楚公族有县孙氏(60,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楚公族有县孙氏。”此当系出芈姓。
读音:Mǎnjiā【综】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七十三之妻为满佳氏(260)。
读音:hé qiū【源】或即苞丘氏,或即何丘氏(60,62)。 【人】荷丘子,春秋时楚人,见《路史》(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路史》云: “楚有荷丘子,或云即苞丘; 亦
读音:Lèlùbānggòng【综】 德昂族姓。世居云南潞西三台山邦外村,汉姓为田(146)。
读音:Dī【源】䧑一作奃,见《集韵》(17)。【望】河西(17,418)。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集韵》云: “奃,姓。”未详其源。或音dǐ。
读音:Tánmùqí【综】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义兰太之妻为谈穆祁氏(260)。
读音:Nì【源】 春秋时陈哀公溺之后,见《姓源》(17)。亦见《姓苑》(7,9)。【变】 㲻为古溺字(6,7,17),亦作溺氏(17)。【望】 吴兴(17,418)。罕见姓氏。《郑通志·
读音:Dūyǎěr【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珲湖理努克特勒(23,63,180,260)。 【变】清时驻防呼伦贝尔、索伦等地满洲八旗中均有都拉尔氏(259,260),镶黄旗满洲佐领波勒托之妻为都喇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