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ì

【源】 系自子姓,见《路史》(60,62)。【望】 荥阳(17,418)。【布】 台湾台北(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四水,春秋时越王勾践之臣,献取吴之策(21,62)。四象,宋庆元年间知汀州(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山西尤多。今云南之泸水,广西之灌阳,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临汾、朔州及吕梁地区均有。汉族,傈溧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 “子姓有四氏。”

春秋时越有四水; 宋代有四象,庆元年间为汀州知府。

猜你喜欢

  • 读音:Lù/Luh【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

  • 瓦撒

    读音:Wǎsā《姓氏词典》 引 《明史》收载,其注称: “明有瓦撒塔儿。”未道其详。

  • 读音:Sūn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最早的一支来源于西周皇族。据说周文王第八子姬叔先被封于康, 后又移封于卫, 故史称卫康叔。他的八世孙卫武公生惠孙, 惠孙的孙子武仲为了纪念祖父, 就以祖父的字为姓氏,

  • 读音:dān【源】 ①黄帝之子任姓之裔封于儋,因氏,见《姓谱》(17)。②古儋耳国(故城在今海南儋县)人之姓(12,21)。③系自姬姓。周简王少子儋季之后,以字为氏(7)。一说。周简王四世孙周大夫儋翩

  • 读音:Chǒu【源】 见《千家姓》(15,21)。汉时司徒掾侴连,本姓俞,见《汉书》(17,60)。一说,侴即字之变体,见《正字通》。疑侴系妞氏所改(26)。【变】 亦书作〔侴〕。【望

  • 郁原甄

    读音:yù yuán zhī郁原甄氏改为甄氏。(见《魏书·官氏志》)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甄氏。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魏书·官氏志》 作 “郁都甄” (按: 《姓

  • 商丘

    读音:shāng qiū【源】 ①高阳氏建都于商丘,因氏(17)。②高辛氏之裔阏伯为陶唐火正,居商丘,主祀星辰,其后以地为氏(7)。③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大夫食邑于商丘(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以邑为氏,

  • 读音:yōu【源】 ①周时燕国始君召公之后,见《路史》(60,62)及《姓苑》(17)。攸,春秋时楚大夫之采邑,即古攸县(故城在今湖南攸县),后因氏,见《姓考》(17)。【望】 燕郡(17,418)。

  • 读音:hán【音】 亦音Qiān(60)。【源】 见《姓苑》(7)。春秋时楚有馯姓(60,62)。【望】 吴郡(17,418)。【变】 亦作〔馯臂〕氏(7),误(21)。【人】 馯臂,字子弓,春秋时楚

  • 读音:sù旧云:周文王之子郕叔之后,以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韵谱》曰:八元中之仲堪谥肃,后世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周卿士成公肃之后,以谥为氏。(见《元和姓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