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服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之曾孙仲孙蔑,其子为仲孙佗,谥懿伯,字子服,其后以为氏(7,9,12,17)。【望】 鲁郡(17,418)。【变】 作〔丁服〕(63),误。【人】 子服惠伯,名椒,子服佗之子(7,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系出姬姓,支属有别: ①郑樵注云: “姬姓,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玄孙孟懿伯字子服,其后以为氏。”②《姓氏考略》据《姓源韵谱》则称: “姬姓。鲁公族仲孙蔑子佗别为子服氏。”
春秋时鲁有子服回、子服何、子服叔,皆大夫。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之曾孙仲孙蔑,其子为仲孙佗,谥懿伯,字子服,其后以为氏(7,9,12,17)。【望】 鲁郡(17,418)。【变】 作〔丁服〕(63),误。【人】 子服惠伯,名椒,子服佗之子(7,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系出姬姓,支属有别: ①郑樵注云: “姬姓,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玄孙孟懿伯字子服,其后以为氏。”②《姓氏考略》据《姓源韵谱》则称: “姬姓。鲁公族仲孙蔑子佗别为子服氏。”
春秋时鲁有子服回、子服何、子服叔,皆大夫。
读音:cóng尧时有丛枝。(见《庄子》)相传汉金日磾之后,迁山东文登县之家岘,遂以为姓。(见《池北偶谈》)▲<明>丛叔横,文登人,诗人。
读音:Dàluó【源】 周有大罗氏,为天子掌管鸟兽之事,其后以官为氏(6,7,12,17)。【人】 大罗弘,秦时将军(12,21)。
读音:páo【源】 为庖姓所分,见《潜夫论》(60,62)。【布】 北京、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 亦收载。其据《潜
读音:jī祭仲之后。(见《路史》)
读音:Zhātèhēi【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额穆赫索罗(23,63,180)。【人】 扎特黑海部,清正黄旗人,以征吴三桂等之功,授三等轻车都尉(23)。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乃
读音:Gékèlā【综】清驻防三姓正黄旗中有格克拉氏(259,260)。又,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墨宝之妻为格克勒氏(260),〔格克勒〕似即格克拉之异译。
读音:Gélài【综】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读音:È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 变作〔鄂罗〕(260)。又,清驻防吉林正黄旗、正白旗、驻防索伦黄旗、驻防黑龙江正黄旗中均有鄂罗氏(259
读音:péi【源】 即掊姓(60)。亦作㯁(17)。 【望】 齐郡(17,418)。 【人】 棓塑,秦末贤士,汉爰盎从之问占,见《汉书注》(12,15,60)。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Sà【源】①代北萨孤氏所改(60,62)。②西夏人姓(24,62)。③西域有萨氏,徙闽,见《明史》(60,62)。今福建萨氏多出于这支。④鄂温克族萨玛基尔氏汉姓为萨(192)。 【望】天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