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uǒ

左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左史,原为周代史官。周穆王时有左史戎父,春秋时楚灵王有左史倚相,后世遂以祖辈官名为姓氏。二是据说黄帝有小臣左彻,为左姓之始。

先秦时期,左姓繁衍于陕西、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西汉时期,左姓已定居于今安徽南部一带。东汉时期,左姓成为北方著姓之一,此外南方的四川、江苏等地已有左姓人定居。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左姓播迁于江东各地。明初,左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河南、东北三省等地。清初,左姓随湖广填四川的风潮入迁四川。如今,左姓尤以河北、山东、江苏、四川等地为多。

左姓历史人物有左雄,东汉学者、大臣。刚直敢言,对豪族“贪猾”者敢于揭发检举。他崇经术,修太学,使太学极盛一时。左思,西晋文学家,所作诗文借古抒情,多愤世不平之作。十年构思方写成《三都赋》,士人竞相传写,一时竟弄得洛阳纸贵。左宗棠,清朝大臣。洋务派和湘军首领。镇压太平军、西部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1876年击败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了乌鲁木齐、和田等地,遏制了俄英对新疆的侵略之举。因功升军机大臣(位同宰相),调两江总督。著作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八十七位。


【源】 ①古有左国,以国为氏。相传黄帝臣左彻为其后也,见《姓考》(17)。 ②周穆王时左史戎夫之后(60),当以官为氏。 ③春秋时楚国左史倚相、左史老,均为左史官(60),亦以官为氏(7,21,60)。 ④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以为氏(6,9,12,17,21)。 ⑤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公族有左氏(17,21,60)。 ⑥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公族有左氏(17,21,60)。 ⑦明清云南永昌府腾越厅(今腾冲)、蒙化府(治所在今巍山)等土司均有左氏,彝族(253)。今云南巍山彝族多此姓(130)。 ⑧清满洲八旗姓哈斯虎氏,后改为左氏(180,181)。 ⑨裕固族绰罗斯氏,汉姓为左(198)。 ⑩犹太人留居中国境内(主要在河南开封)者之后裔中有左姓(179)。【望】 济阳(17,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86%。尤以河北、山东、江苏、四川四省多此姓,四省左姓约占全国汉族左姓人口59%。【人】 左伯,东汉时东莱人,能作纸,与毛弘齐名,汉时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伯尤得其妙(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泸水、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彝、傣、水、回、阿昌、土家、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据 《吕览》注云: “黄帝小臣有左彻,为左姓之始。” ②郑樵注云: “姜姓。齐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以为氏。” ③又注:“楚有左史倚相、左史老者,以为左史官,故亦为左氏。” 《姓氏考略》 亦称: “左史倚相之后。” 又云: “周穆王时有左史戎夫,亦左姓之所出。”此则以官为氏。④今裕固族之左氏,由绰罗斯氏所改。本户族名,以之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之汉姓“”而为单姓。

汉代有左雄,尚书令; 明代有左良玉,临清人,南宁侯。

猜你喜欢

  • 朝鮮

    读音:Cháoxiān【源】 箕子之后有朝鲜氏(19,23)。箕子为商纣王诸父,官太师,封于箕,即今山西太谷东北,纣无道,箕子谏而不听,被囚禁,周武王克商,释其囚,访以天道,作洪范,乃封于朝鲜,今朝鲜

  • 舒舒覺羅

    读音:Shūshùjué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十五派,出叶赫、哈达、伊尔哈、来碧村、西占和罗、长白山、佛阿拉、扎库木、讷殷江、乌英额、胡鲁村、尼雅木尼雅库城、英额、伦尼、宜尔海、雅尔湖、和多

  • 惠牆

    读音:Huìqiáng【综】 春秋时宋有寺人惠墙伊戾(7,11,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戴,其注云: “《左传》 ‘宋寺人惠墙伊戾为太子内师’,《杜注》: ‘惠墙,氏;

  • 韋木禄

    读音:Wéimúlú【综】 清正蓝旗满洲领催阿克东阿之妻为韦木禄氏(260)。

  • 哈爾濟諾特

    读音:Hǎěrjǐ'nuò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萨喇穆鲁(23,63)。【变】 清正黄旗蒙古亲军莫迪之妻为哈尔季诺特氏(260)。〔哈尔季诺特〕似即哈尔济诺特之异译。【人】 哈尔济诺特巴雅尔,

  • 读音:Gǔ【综】 汉时西域小国后车右将股鞮,见庄鼎彝《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63)。又,汉有股紫陬(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未详其源。汉代有股紫

  • 吴努古秦

    读音:Wúnǔgǔqín/Unugucin【综】 清蒙古镶蓝旗中有吴努古秦氏(259)。

  • 塔塔歹

    读音:Tǎtǎ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未详其他。

  • 郭囉

    读音:Guō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长白山、沾河哈达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郭罗〕(180,260)。②后改为国氏(180)。【人】 清正蓝旗满洲领催马尼之妻

  • 读音:Sōu【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