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門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姓苑》云:“汉阳人”“以地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姓苑》作“‘渔阳人有弋门氏’,盖居于弋门,以为氏。”漢(汉)、渔形近而讹,真伪莫辨。汉阳在今湖北;渔阳在今河北,即蓟县。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姓苑》云:“汉阳人”“以地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姓苑》作“‘渔阳人有弋门氏’,盖居于弋门,以为氏。”漢(汉)、渔形近而讹,真伪莫辨。汉阳在今湖北;渔阳在今河北,即蓟县。
读音:Luòqí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Mòshí【综】彝族姓。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208)。
读音:biàn【源】 ①古有便国,见《国名记》。在桂阳(故治在今湖南郴县),以国为氏(17,60,62)。 ②古与蜎字通,便氏即蜎氏(60,62)。【望】 东鲁(17,418)。【布】 大陆有此姓(9
读音:Jì【音】又音奇(Qí)(75)。【源】春秋时有主骑之官,子孙因以为氏(60,62)。【望】渔阳(17,418)。【人】骑劫,战国时燕惠王将军(21)。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
读音:Tāo【源】见《姓谱》(44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湖北之利川、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谱》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máo【源】 ①周公之子祭伯,亦称祭公,其后有茆氏,见《路史》(60,62)。②周公之第三子茅伯之后有茆氏,见《姓源》(17)。一说,即茅氏(60,62)。【望】汝宁(17,418)。【布】分布
读音:Génkǒng现行景颇族姓氏。今云南之盈江有分布,汉语意为“岳”。此姓系盈江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Chēfēi【源】 北魏献帝次兄为普氏(一说为普乃氏),孝文帝时改为周氏,至金水公周摇,周闵帝赐姓车非氏(7,12,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鲜卑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读音:héng【源】 ①春秋时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常氏,见《世本》(3,6,12,17,60)。 ②春秋时卫康叔支孙食采于恒(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因氏,见《姓考》(17,62)。 ③清满洲八旗姓
读音:Jíbā【综】 彝族姓。居四川德昌,汉姓为安(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