掫
【源】 见《姓苑》(15,21,63)。古有掫城,在今陕西临潼境,或以地为氏(62)。【人】 掫子,汉时内史,见《汉书·古今人表》(86)。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姓氏词典》亦载并注其源: ①其据《姓考》注云:“以地名为姓氏。掫,古地名,故址在今陕西临潼东北。”②其据《太平图话姓氏综》注云:“以狱官为姓氏。掫,巡夜打更。”
【源】 见《姓苑》(15,21,63)。古有掫城,在今陕西临潼境,或以地为氏(62)。【人】 掫子,汉时内史,见《汉书·古今人表》(86)。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姓氏词典》亦载并注其源: ①其据《姓考》注云:“以地名为姓氏。掫,古地名,故址在今陕西临潼东北。”②其据《太平图话姓氏综》注云:“以狱官为姓氏。掫,巡夜打更。”
读音:Shèjiā【综】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六十八之妻为舍佳氏(260)。
读音:Xiāo【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Xùnníyàotè【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一作〔孙尼耀特〕(260)。
读音:Wǔràoshí【综】 傈僳族姓。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名,以熊为图腾,傈傈语熊为五饶时,汉姓为熊(149,150)。亦作〔乌饶息〕、〔俄扒〕(149)。
读音:É'nèn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 《黑龙江志稿》收载,或译作“斡难”、“鄂嫩”。或云,因发祥於鄂嫩江(即黑龙江之旧称),因以名族,以 (氏)族代姓;或
读音:Nālǐgǔn【综】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那尔太之妻为那里滚氏(260)。
读音:Yán言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言偃。春秋时,孔子弟子言偃,曾任武城宰,影响很大,后代遂以其名为姓。二是战国时,韩国公族桓叔后人中,有以韩言为姓者,后简化为言姓。言氏发祥于江南地区,
读音:Jí’ěrmén【综】 清时奉国将军之妻为吉尔门氏(260)。又,清蒙古镶白旗中有吉尔们氏(259),〔吉尔们〕似即吉尔门之异译。
读音:Dǔ《姓氏词典》引《南齐书》收载并注此音。“南朝齐有䓯僧达。”《汉语大字典》音dú,未注明其为姓。
读音:Tuōluō【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拖啰氏(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