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ī

施姓来源有四个。一是上古夏朝时期,有个诸侯国叫施国(在今湖北恩施境内),亡国之后,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二是出自姬姓,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字施父,其后人以其字为氏。三是出自子姓,商民七族之一有施氏。四是他族改姓,由少数民族姓氏改姓而来。

施姓主要发祥于古时的鲁国,即今山东西南部一带。秦汉以前,施姓开始向邻近的河北、河南、安徽、江苏一带迁徙。汉时已有施姓入关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急剧动荡,施姓族人开始大举南迁,在今浙江湖州一带形成大的聚居地。施姓进入福建,大约是唐代中期,即公元七世纪之时,唐宋之际,浙江湖州一带的施姓经长期发展,形成了施姓历史上的一大郡望———吴兴郡。宋朝,一位叫施炳的官人,迁移至泉州浔江,经过数代的繁衍,此支施姓后裔几乎遍布于福建和广东各地,并成为当地大族。元时蒙古骑兵南下,江浙闽一带百姓为避乱四处迁移,施姓有一部分迁入广东、云南、湖北、江西、四川。明初洪武年间,施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明清之际,有一部分人迁居入台,还有一部分人漂洋过海到了南洋。如今施姓以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为多。

施姓历史人物有施之常,春秋时鲁国人,为孔门弟子。西施,春秋越国美女,她本为浣纱女,恰逢越王勾践为吴所败,设计献美女以乱吴国之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迷惑忘政,后为越所灭。施耐庵,元末明初人,著有《水浒传》,该书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施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十三位。


【源】 ①春时诸侯有施氏,国亡,以国为氏(7,60)。 ②商民七族有施氏(7,9,11,17,21)。 ③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尾,字施父,其后以字为氏(7,9,11,12,17)。 ④明、清时云南土司有施姓(253)。⑤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满族姓(344)。⑥云南白族以海螺为图腾的氏族,汉姓为施(138)。⑦京(104)、彝(130)、苗(135)、蒙古(255)、羌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一作〔��〕(17)。【望】 吴兴(17,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6%。尤以江苏、福建、浙江等省多此姓,3省施姓约占全国汉族施姓人口58%。【人】 施之常,春秋时孔子弟子,见《史记》(21)。【它】 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施姓曾被迫改为日本姓施本,1945年台湾光复,即恢复施姓(65)。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彝、傣、京、苗、怒、纳西、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注云: “夏诸侯有施氏。国亡,以国为氏。”②郑樵注云: “姬姓。鲁惠公之子公子尾字施父,其子因以为氏。”此以鲁人字为氏。系出姬姓。③《姓氏词典》注云: “系改姓,明代方孝孺被杀后,其同族外逃,惧怕株连改此姓。施,字拆开为‘方人也’。”

春秋鲁有施之常,孔子弟子; 汉代有施雔; 唐代有施肩吾; 宋代有施全; 明代有施耐庵。

猜你喜欢

  • 楚丘

    读音:chǔ qiū【源】①春秋时鲁掌卜大夫楚丘,其后或以为氏(60,62)。②楚丘,春秋时戎地,汉时置巳氏县,隋时改为楚丘县,故城在今山东曹县东南。或以地为氏(60,62)。 【人】楚丘先生,孟尝君

  • 蔡努忒

    读音:Càimǔtè【综】清正白旗蒙古马甲敏生之妻为蔡努忒氏(260)。

  • 读音:yí《周礼·地官》有遗人,其后以官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鲁季氏家南遗之后。(见《姓氏急就篇》)

  • 冲佳

    读音:Chōngjiā【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常生保之妻为冲佳氏(260)

  • 拒邱

    读音:Jùqiū《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元和姓纂》注云:“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莒大夫采邑。因氏。”

  • 唐古鄂摩克

    读音:Tánggǔèmókè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元史·列传》注云: “察罕,唐古鄂摩克氏; 又,布迪特穆尔,唐古鄂摩克氏。”察罕,元宪宗时都元帅,本姓唐古鄂摩克氏,后

  • 读音:Lòng【音】 古音为Lòng(62,84)。【源】 ①汉时西南夷弄栋之后(60,62)。②唐时吐蕃王姓。唐太宗曾以公主妻弄赞(7,9)。弄栋为古县名,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北,或以地为姓。《中国姓氏

  • 丘陵

    读音:Qiūlíng【源】 源出不详,或系丘目陵氏之省字。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 引 《中华大字典》 收载,未详其源。

  • 烏訥穆爾

    读音:Wū'nèmùěr【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萨喇穆(23,63)。【人】 乌讷穆尔阿齐图鲁,清蒙古镶白旗人,世居萨喇穆鲁,顺治初从征山西、四川、广东有功,加授二等轻车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

  • 读音:Wù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新余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新余市公安局渝水分局提供,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