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iáo

【源】 ①系自姬姓,见《唐书·世系表》(60,62)。黄帝葬桥山,群臣守冢不去者为桥氏(9,11,12,17,60)。桥氏之先出自黄帝,帝葬于桥山,子孙以绍基立姓者,因以为氏,见《太尉桥公庙碑》(21,76)。②西域有拘弥王桥塞提(60)。【望】浚仪(418)。【变】后有改姓乔者,见《姓考》(62)。【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桥庇,战国时鲁人,字子庸(21,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辛集,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因为桥氏。”“以地为氏”。 蔡邕《太尉桥公庙碑》亦载:“桥氏之先,出自黄帝。帝葬於桥山,子孙之绍基立姓者,咸以为氏。”《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注云:桥山在陕西中部县西北,以沮水穿山而过,若桥然,故名。上有黄帝(按:今陕西无“中部县”,当即“黄陵县”)。后或省而为“”。②《姓氏考略》据《唐书·世系表》注云:“桥,姬姓后。”③又注:“西域有拘弥王桥塞提。”拘弥,西域三十六城国之一。亦即扜弥,故城在今新疆和田克勒底城。

战国时鲁有桥庇,商瞿弟子;西汉有桥仁,成帝时为鸿胪寺卿;东汉有桥玄,光和时太尉;唐代有桥公山;明代有桥宗义。

猜你喜欢

  • 公儀

    读音:Gōngyí【源】 鲁之同姓,见郑玄《礼记》注(7,60)。【望】 东鲁(17,62,418)。【人】 公仪伯,周宣王时人,以力闻诸侯(7,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 師靈干

    读音:Shuàilínggān历史上苗族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据 《南中纪闻》注云: “苗姓有帅灵干。”未详其他。

  • 鞮婁

    读音:Dīlóu【源】《周礼》春官之属有鞮娄氏,掌四夷之乐,当以官为氏(91)。【变】后改为鞮氏(91)。《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罕见复姓。《周礼》 记载,春官之属有鞮娄氏,

  • 中壘

    读音:Zhōnglěi【源】 汉时刘向为中垒校尉,支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6,7,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风俗通》云: “刘向为中垒校尉,支孙氏焉。”“

  • 甪里

    读音:lù lǐ【源】 汉初商山四皓有甪里先生者,本与周同姓(姓姬),名术,泰伯之后。在洞庭西山居,故以自号,子孙遂以为氏。或作甪氏,见《苏州府志》(21)。一说,先生为轵(古城在今河南济源南)人,避

  • 宇比萨日桑

    读音:Yǔbǐsàrìsāng门巴族姓氏。属历史上门巴父系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有载,未道其详。

  • 读音:Qǔ【综】音娶,见《康熙字典》(62,63,80)。罕见姓氏。《康熙字典》 收载。其注引《集韵》 云: “逡遇切,音 ‘娶’。姓也。”未详其源。

  • 读音:mǐn越王无疆为楚所灭,子孙散居闽地,因氏焉。(见《路史》)

  • 读音:Jiā家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周幽王时有家父,后世子孙取家字为姓。二是春秋时鲁庄公之孙字子家,子孙取祖字为姓。三是出自复姓家仆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家仆徒,为家仆复姓之始,后改为单姓家。

  • 那卜

    读音:Nābǔ《姓氏词典》 引 《明史》收载,其注称: “明有那旦坚参、那卜领占。”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