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ān干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邑名为姓氏。吴有干隧之地,故多干姓,以邑为氏。二是为春秋时宋国大夫干犨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中“干”字为姓。三是少数民族改姓,如北魏纥干氏改为干氏。干
读音:Yā/Ia【综】 亦作丫,见《新编千家姓》(73)。
读音:Xī《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húhún【综】代北姓。北魏改烛浑氏为味氏,见《魏书·官氏志》(60)。烛浑即渴烛浑之省译(17,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魏书·官氏志》云: “烛浑氏改为
读音:qiān秦士雃之后。(见《姓苑》)《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其注引 《姓苑》云: “秦士雃之后。”或作“雃”, 姑兼收。参见“”条。
读音:yùn鲁大夫食邑于郓,后以为氏。(见《姓谱》)
读音:Zhúlǐ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作“卓罗岱”。
读音:Yù’ěr【综】 彝族姓。属曲涅家支(375)。
读音:Zhābǐ【源】 彝族姓。属尔恩阿尔莫郁家支(375)。
读音:chóu挚畴之后。(见《风俗通》)畴国之后。(见《国语·韦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