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óu

【源】 汉时先零大豪有犹氏(60,62)。【望】 西平(17,60,418)。【布】 安徽淮南(362)、四川(59)、江西宁都(280)、台湾高雄、台东(64)、桃园、宜兰、台北、台南(68,261)、贵洲赤水(442)、正安等地均有此姓。【人】 犹道明,宋时邛州人,嘉熙进士(21)。犹登元,明时贵州黄平人,崇祯庚午科举人(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四川之长寿,福建之浦城,浙江之椒江,江西之新余,山西之太原、临汾、忻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据汉 《宋恩题名碑》注其源:①或出自古之西羌族,“先零大豪有犹氏。”先零,当即先零羌,汉代西羌的一支;大豪,大约指部落盟长一类的首领。②又注: “蜀多犹氏。”望出西平。

宋代有犹道明,邛州人,嘉熙进士; 清代有犹法贤,任镇远县教谕。

猜你喜欢

  • 楊孫

    读音:Yángsūn【源】春秋时秦下大夫杨孙,为穆公戍郑,密谋取郑,事觉奔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7,17)。 【人】杨孙皓,秦始皇时大夫(9,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 太征

    读音:tài zhēng【源】 下邳(故治在今江苏宿迁东南)人有太征氏,见《姓苑》(7,9,11)。张澍云:必其先有征伐大功,故以为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姓

  • 读音:Jī《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广韵》云: “嵆,姓也,出谯郡。”(按:嵆,当为嵇之异体字,故嵆氏当与嵇氏同。详见“嵇”条。)

  • 读音:qián【音】 乾氏有Gān、Qián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乾(Qián)姓。【源】 ①见《姓苑》(9,11,12)。宜出于竺乾,与昌意之子乾荒之乾不同(60,62)。②北魏时有乾氏(17,44

  • 榮公

    读音:Rónggōng【源】 周大夫之后,见《路史》(17,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据《路史》注云: “源于荣姓,与荣伯、荣

  • ⾻崙厪⾻思

    读音:Gǔlúnjìngǔsī【源】 隋唐时回纥外九族第九姓为骨��厪骨思氏,见《路史》(60,63)。【变】 亦作〔骨��厔骨思〕(60)、〔

  • 寫亦

    读音:Xiěyì《姓氏词典》引《明史》收载,其注称:“明有写亦虎仙、写亦把刺克。”未详其源。

  • 读音:È/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Píng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战国时韩国君将少子封于平邑(今山西临汾一带),其后以平为氏。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齐国晏平仲后代以父名为姓。平姓后来在河内郡发展成望族。平

  • 读音:Jié【综】 源出不详。或即桀姓(91)。四川铜梁(62)、江西宁都(280)、台湾桃园(68,261)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