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
【源】 胤,夏时诸侯国,夏王仲康命胤侯掌六师。子孙以国为氏,见《姓苑》(60,62)。【变】 庙讳中作〔〕(9)。避讳亦作〔〕(11,15,17,62),〔〕(239,418)。【望】 河东(17,418)。【布】 湖北武汉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姓苑》云: “夏时侯国,仲康命胤侯掌六师是也,后因氏。”望出河东。
【源】 胤,夏时诸侯国,夏王仲康命胤侯掌六师。子孙以国为氏,见《姓苑》(60,62)。【变】 庙讳中作〔〕(9)。避讳亦作〔〕(11,15,17,62),〔〕(239,418)。【望】 河东(17,418)。【布】 湖北武汉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姓苑》云: “夏时侯国,仲康命胤侯掌六师是也,后因氏。”望出河东。
读音:Liángwǔ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觿》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Gòu【源】 见《姓苑》(15,21,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měi【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陕西长安(62)、安徽淮南(362)、湖北武汉(91)、台湾台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每当时,见《印薮》(15,21)。每可荐
读音:Zhālāěr【源】 元时蒙古人姓。扎剌尔即《辽史》中的阻卜札剌部,至元时称札拉亦尔部(79)。当以部为氏(24)。此部人数众多,分散多个地区,居于阿难(亦称阿南)水东者,称穆呼哩扎拉尔氏。又有
读音:Xíngjiā【综】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白哈之妻为邢佳氏(260)。
读音:kuì与蒯同,今临海有此姓。(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读音:Láng《姓氏词典》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按:榔,即梹榔,疑即以此物为姓。)
读音:jī【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上海嘉定(351)、浙江上虞(279)、河北三河(285)、江苏武进(314)、甘肃永昌(392)、台湾台北、台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读音:Zhōucháopǔ彝族姓氏。本氏族名,以为姓。参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读音:Zhōnghuáng【源】 ①相传黄帝时中黄丈人之后(60,62)。 ②古帝中皇氏之后,见《路史》(17)。 【变】一作中皇(60,62)。 【人】中黄直,黄帝时将,破杀蚩尤,见《后汉书》(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