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èi

蔚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周宣帝时郑国公子翩被封于蔚邑,后代以封邑命姓;二是北周宣帝置蔚州,后有以蔚为姓氏者。

蔚姓发源于蔚州(今河北蔚县),望族居于琅琊郡(今山东诸城)。

蔚姓历史人物有蔚昭敏,北宋大将,官至镇定高阳关三路先锋,多次击退辽兵。

蔚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六十五位。


【音】又音Wèi(73,91)。【源】①尉,亦作蔚(7,12,60,86)。②蔚,州名,北魏置蔚州,故城在今山西平遥。北周置蔚州之故城在今山西灵丘。以邑为氏(60,62,63)。③本作熨(9)。【望】琅邪、太原(17,21,60,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蔚兴,宋时开封祥符人,终龙尉都虞候(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乳源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 “” 云:“音 ‘畏’,又音 ‘郁’,亦作 ‘蔚’”。是 “” 与“” 同,亦当有wèi、yù二音。《新编千家姓》 音wèi;新版 《辞海》 音yù,《中国姓氏大全》 亦音wèi,其注称: “此姓以邑为氏。古有蔚 (yù) 州,即今河北蔚(yù) 县。根据出处,此姓当念yù,但现多读作wèi。”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亦音wèi,其引《姓氏考略》 云: “以邑为氏,蔚州,代地,周宣帝置,望出琅邪。”

汉代有蔚旷; 宋代有蔚昭敏,高阳关镇将; 明代有蔚绶,合肥人,礼部尚书; 又有蔚春,弘治进士;清代有蔚柱,河阳知县; 又有蔚之焕,任经历。

猜你喜欢

  • 库氏

    读音:kù shì孝文时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见《汉书·王嘉传》)

  • 須卜

    读音:Xūbǔ【源】 匈奴姓。匈奴异姓有呼衍氏、须卜氏、邱林氏、兰氏四姓族,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27)。一说,须卜系鲜卑之音译(212)。【变】 后改为卜氏(6,12,21)。【人】 须卜当,汉

  • 读音:hán【源】 ①颛帝之后有邯氏,见《路史》(60,62)。②古有邯国,以国为氏(15,21)。一说,古有邯会国(故城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一说,古有邯平国(即邯郸,故城在今河北邯郸西南10里),在

  • 體覺

    读音:Tǐjué【源】 彝族姓。属阿黎家支(375)。

  • 读音:Kāng康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汉代时,康国和康居国的王子到中原定居,后代以康为姓。二是以谥号为姓氏,源于姬姓。文王幼子初受封于康,称康叔,后又称卫康叔,死后谥号“康”。

  • 學哇當

    读音:Xuéwādāng独龙族姓氏。今云南之贡山有分布,出自力必力氏族。汉意为 “马鹿坪子”,以所居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独龙族》。

  • 读音:Hǎo【源】 西周古姓(94)。亦见《纂文》(6,11,15,239)及《姓苑》(9)。【变】 或为(7)。【望】 河南(17,418)。【布】 台湾屏东(64,68,261)、

  • 崩英

    读音:Bēngyīng珞巴族姓氏。出自博嘎尔部落之父系氏族“霍得”,以户族名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新垣

    读音:xīn yuán【源】 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封于新垣,后因氏,见《风俗通》(1,7,9,17,21)。【望】 魏郡(17,418)。【变】 一作〔辛垣〕(91)。【人】 新垣衍,战国时

  • 读音:Lǎng《姓氏词典》 引 《集韵》 收载,未详其源。(按:朖,或作“朗”,故朖氏,当与朗氏同源,或为朗姓分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