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án

【源】①系自子姓。宋微子之后,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见《姓苑》(60,62)。②系自嬴姓。(谭子(故城在今山东历城东南或今章丘西),鲁庄公十年灭于齐,其后有谈氏(17)。③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 【变】亦作郯(12,60)。 【望】梁国、广平、弘农(12,17,21,60)。 【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江苏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谈姓人口48%。 【人】谈生,战国时人(12,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度、天津之武清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即郯也,亦作“”。乃周异姓国,其后以国为氏。详见 “”条。② 《姓氏考略》注引 《姓苑》 云: “殷帝之长子微子启,周武王封之於宋,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 此谈可能传写有误,既说“封於宋”且“以国为氏”,何不氏 “” 而氏 “”?疑“” (郯) 为宋后之别封。③或为籍姓所改,《姓氏词典》 注引 《新纂氏族笺释》 云: “ (望出) 广平郡。系出籍氏。周大夫籍谈后,避项籍讳,为谈氏。望出梁国、广平。”

六国时有谈生; 汉代有谈巴,东征将军; 《后赵录》有晋将军谈元; 宋太平登科谈尧叟; 绍兴有谈谊,广德人; 清代有谈迁。

猜你喜欢

  • 读音:Qí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安徽淮南(362)、江苏高淳(305)、武进(314)、山东新泰(359)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

  • 扎拉台

    读音:Zhālātái【源】 元时蒙古人姓,扎拉台为部落名,当以部为氏(24)。【变】 亦作〔扎剌台〕、〔札剌儿台〕(57)、〔扎拉尔台〕(13,24)、〔札剌台〕(61)、〔札剌儿歹〕(13)。【人

  • 读音:Miǎo【综】源出不详。山东新泰有此姓(359)。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Lián/Lyan【综】 亷为廉字异体,即廉氏。台湾有人分廉、亷为两姓,亷姓人数约为廉姓之两倍(68,261)。大陆亦有廉写作亷者。

  • 读音:Rán古代氐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 云: “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种人,分窜山谷间, 或在福禄, 或在

  • 可丹

    读音:Kèdān【综】 代北人姓,后改为单氏(27)。疑系可单氏之异译。

  • 易木

    读音:Yìmù【源】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

  • 唃厮羅

    读音:Gǔsīluó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吐蕃自达磨贊普被杀后,分裂为四,其一在南山,即亚陇觉阿王系,后入青海一带,宋时唃厮罗,即为此系。沈括 《梦溪笔谈》 云: “唃厮,华

  • 吉頤

    读音:Jíyí现行彝族姓氏。或写作“吉彝”,今四川之峨边、马边等地有分布。此姓系峨边、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Tuí【源】 周惠王时大夫穨叔之后,见《姓源》(17,60,62)。即颓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觿》 注云:“系颓姓分族。”未道其详。